养生 > 四季养生 > 立夏时节如何养生 > 导航 > 秋天如何养生预防秋燥

秋天如何养生预防秋燥

2019-10-30

秋燥时节要如何养生?应牢记这4个养生重点

立夏时节如何养生。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如何分辩关于四季养生话题的对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秋燥时节要如何养生?应牢记这4个养生重点”,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千字文说“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秋天应该收敛自己的阳气水气,要多养自己的阴气,所以秋冬养阴是为了冬季的收藏之气。
那么在秋燥时节,我们应该如何养生?
1,健康温润的饮食来养肝
因为秋季很燥,所以饮食方面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的原则。胃功能欠缺的人,秋天可以早上多喝粥来帮助益胃生津,同时平时要多吃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黑芝麻粥等。另外秋季人可能会不思饮食,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酸味的果蔬,一方面是开胃增进食欲,另一方面也对养肝打下良好基础。
2,饮食调理帮助我们养肺
因为秋天天气干爽,所以人特别容易犯虚火,也特别容易秋燥。而中医认为久燥容易伤肺,如果肺气过强会让身体津液不足,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的症状,所以秋季人多有咳嗽。我们就可以通过饮食的方式来调理,帮助我们养肺。而这个时候比如离百合或是银耳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无疑是首选。
3,夏秋之交,要注意养脾健胃消胃火
秋天对于脾胃虚寒的人要注意,不能吃寒凉的食物或是生吃了大量的瓜果,夏秋交际之时,需要调理脾胃,要注重于清热健脾,要注意少食多餐,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熟少吃生。要注意及时清泻胃火,用小便的方式将体内的湿热止血排出。
4,愉悦的心情避免伤肺,早睡早起更藏肝血
心情抑郁以及大怒的时候会伤肝伤肺,画墨消方块所以在秋燥之时,想要养生一定要注意愉悦心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也不要让情绪在短时间之内有太大的波动,对内脏都会有很大的损伤。另外为了顺应秋收冬藏,秋季更应早睡早起。秋季早睡藏肝血,秋季早起顺应阳时,而且早睡早起还可以有效的降低血栓的产生,画墨消方块更加舒达阳气。
温馨提示:
秋燥之时,容易口干舌燥,所以平时要注意多喝水。而且夏季大量的出汗使体内已丢失大量的水分,也要及时注意补充水分。另外汗出过多会有损身体的阴气,所以秋天锻炼的时候不求大汗淋漓,一定要适度。要注意秋季要多多亲近大自然,可以经常性的去散散步,接接地气,这也是养阴的很好的方法。

扩展阅读

喝粥养生 大暑时节养生重点


导读:2012年7月22日,我们将迎来24节气中的大暑节日,大暑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节,很多人都不能安然的度过,因此大暑养生很关键。大暑时节如何养生?大暑吃什么?详细解答请看下文!


大暑养生粥

喝粥养生 大暑时节养生重点

大暑是一年之中天气最热、雨水最多的时节,高温闷热,且多雷阵雨,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容易减少人体体内水分,同时使人心烦气躁,甚至引发疰夏、中暑等问题,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因此,在大暑节气养生,首先要重视补水。因夏令时节炎热,易伤津耗气,还应重视以粥养生。

度暑喝粥补气清暑、健脾养胃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容易损耗体内的水分,可以用粥来滋补身体。著名中医李时珍认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粥是在相对温度较低、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熬出来的,可减少对蛋白质、脂肪的分解破坏和维生素的流失,并使一些矿物质能够溶于汤中,使粥更具营养价值。喝粥有这么多好处,建议每天可喝一碗粥。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乌梅淮山粥等,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市民安度盛夏。由于药粥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均适宜,古人也称粥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大暑喝粥,需以补气清暑,健脾养胃为主。另外,这个季节里,清补的食物还包括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清暑的食物包括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健脾养胃的食物则为赤小豆、薏米、南瓜等。

大暑多吃冬瓜薏米解热祛湿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过后,潮湿炎热的天气必将随之而来,防暑祛湿刻不容缓。到底该如何安然度过暑伏天呢?市中医医院医生提醒市民,大暑时节的养生保健关键要祛湿,最好多吃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


养生粥

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比如:可用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熬粥,也可煮汤。如果已感到头晕,也可用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等煮汤或熬粥。新鲜的藿香叶的主要功效是芳香化浊、祛暑解表;而薄荷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舒肝泻热。夏季以湿热为主,服用藿香鲜叶保健是可行的,但要注意不能过度,更不能把这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煮长了其芳香之气会消失,也起不到原有效果。

桑拿天清晨健身以散步为宜

大暑时天气闷热潮湿,很容易中暑。专家建议,大暑养生要避开桑拿天,闷热天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夏天天亮得早,可起床早一点,早餐前做一些慢跑或球类运动。

另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而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也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对于补水,平时喝开水最好,必要时可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所必需。另外还要注意开窗通风防暑气,保护好心神,让心静下来,确保精神饱满。

大暑时节养生关键要除湿

大暑是什么时候?7月22日是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专业人士提醒市民,大暑时节的养生保健关键要除湿,最好多吃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


大暑养生事项

专家提醒健身宜散步

大暑时北京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热,但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热,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桑拿天,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里。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专业人士还提醒,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因此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煎藿香时间不宜长

专业人士还提醒,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可以多吃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可以用来熬粥或煮汤。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也可以用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来煮汤或熬粥,也可以选择藿香叶。

专业人士还提醒,新鲜藿香叶的主要功效是芳香化浊、祛暑解表;薄荷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舒肝泻热。夏季以湿热为主,服用藿香鲜叶保健是可行的,但要注意不能过度,也不能把这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以藿香为例,煮的时间长了其芳香之气会消失,就起不到原有的效果了,因此最好最后放。

秋燥天如何润肺养生


秋季天干,饮食稍有不慎容易引发咳嗽等气管疾病。润肺去燥,是我们秋季饮食调理中要注意的。

1.梨

我国中医认为梨子性凉,味甘,因此具有很好的清热化痰的功效,尤其是一些患有热咳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经常食用。在我国民间一直都有着用梨来治疗咳喘等病症的习惯,将梨子削皮后将梨核掏出,同时再放入适量的川贝,并且隔水炖食每日2次食用,每次1只,这样便可起到很好的治疗以及预防咳喘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中药麻黄3~5克,进行捣碎或捶碎后放人梨心内蒸熟食用,坚持食用同样具有很好的润肺止咳的功效。尤其是对于感冒后所导致的干咳症状,这种食疗方法具有很好的调理以及治疗的效果。

2.柿子

柿子性寒,因此具有很好的清热、消痰、止咳的功效,因此患有热咳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并且根据近代药理试验观察,经常使用柿子还具有很

好的祛痰和镇咳效果,且祛痰作用强于镇咳。无论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咳嗽,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通过吃柿子来达到有效的治疗以及缓解的作用。

但是在吃柿子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要在空腹的状态下食用,否则柿子中所含有的鞣酸就会与体内的蛋白质形成难以消化的物质,从而诱发肾结石。虽然说柿子也是润肺止咳的食物,但在食用的时候还是要特别的小心谨慎。

3.枇杷

我国民间一直都有用枇杷来润肺止咳的习惯,我国中医指出枇杷性凉,味甘,具有很好的润肺化痰止咳功效。并且在《滇南本草》有记载:“枇杷治咳嗽吐痰。”,因此热咳吐黄脓痰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枇杷来起到治疗以及预防咳喘的功效。

食润肺排毒食谱

轻微干咳——糯米百合甜杏粥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经,为清补之品。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解热利尿,止咳平喘,理胃健脾的功效。

做法:糯米100克,百合30克,甜杏仁20克洗净同煮成粥即可食用。

提示:用百合来炒青菜,百合和青菜的清香能增进食欲,也有抗秋燥的功效。

心神不宁——莲子糕

莲子的作用是补肾、健脾、养心、安神、抗衰老。

做法:莲子配白茯苓、淮山药、糯米、白砂糖,蒸熟成糕。每日服食最能延年益寿,清心安神。

提示:用莲子做馅来蒸莲子包,也有清心安神的功效。

面色晦暗——冰糖银耳羹

银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还含有维生素B2、胡萝卜素、胶质蛋白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润肺止咳、生津养阴,还具有消除肌肉疲劳,健脑防衰的作用。

做法:先将银耳放入砂锅中熬至浓稠酥软,再将西红柿洗净去皮捣烂,放入银耳羹中煮开,加冰糖适量调味即可。

提示:将银耳和黑木耳一起,蘸芥末酱油吃,味道更鲜,还有美容效果。

补中益气——白糖蒸山药

山药有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的作用。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烟酸、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因此食用山药能摄入大量黏液蛋白,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系统的脂肪沉淀,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

做法:将山药捣碎成泥,放入锅内加入冰糖蒸熟,搅拌后即可食用。

提示:还可将山药馅与糯米粉制成汤圆食用。拔丝山药也有食疗功效

口干舌燥——乌龙蜜茶

吃了小食,再喝上一杯发酵适中,不寒不热,性平的乌龙茶,能够有效消除夏天身体所淤积的余热,恢复津液,感到口中润泽,周身滋养。而且还可以通水利尿,对于暑热湿气的排除也非常有效。

做法:乌龙茶用沸水冲泡,温度降至60℃的时候加一些蜂蜜,润燥生津的作用很明显。


雨水时节要注意两个养生重点


明天是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这就意味着,气温开始回升,雨水开始增多,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就要到了。雨水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低气温都将升至0度以上,当然,也会有冷空气不断袭来,使气温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但这并不能阻止春天的脚步,气温仍是呈攀升的趋势。其实,就近,大家是不是已经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呢?

春天总是给人以美好的感觉,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春暖花开,踏青春游等等,但是,别急,老祖宗给我们留下四个字,叫春捂秋冻,虽然天气暖和了,但我们的身体从冬天的寒冷中回过神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不能忽视了对身体的调理。

一、提防寒湿两邪

近的天气确实很舒服,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脱掉了冬装。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可见,在雨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阳光灿烂的日子并不是很多,天气阴沉,或者下雨,都会使气温降低,且昼夜的温差变大,这都会使轻易就脱掉棉衣的人容易生病。

湿冷的天气容易使人体遭遇寒邪和湿邪的侵袭,寒气大了,会使人体的阳气减弱,从而抵抗力下降;而湿气重的人,则容易头疼、肢体沉重、腰酸背痛、消化不良等,特别容易患上风湿性关节炎。

不少年轻女性为了穿着漂亮,并不注重身体的保暖,只穿看起来不臃肿的打底裤,这肯定会伤害到膝关节。因此,千万不要在这个看起来挺暖和的天气里脱衣服,如果真的觉得热,也应带着外套出门,以防早晚凉。

 二、注重脾胃的调养

随着天气变暖,肝脏也会随着万物阳气的生发而持续上升,若是肝气生发太过,就会导致内热,从而使脾胃受到损伤。因此,春天是调养脾胃的时节。

中医里面所说的脾,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脾脏,而是包括了胃、小肠、大肠等几种器官。一旦脾胃不好,就会表现在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恶心、腹泻、便秘等方面。这也是人们判断自己的脾胃是否健康的很重要的一把标尺。无论健康与否,中医都强调要调理。以下这几种食物,不妨从现在开始,就多吃一些,它们对脾胃的保养有莫大的益处。

寒露养生 这八大养生禁忌要牢记


国庆过后,大家明显的感觉到气温有所下降,早晚的温差较大,那是因为寒露节气的来临。到了寒露时节,人们就要注意保暖了,那么寒露如何养生呢?寒露养生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今天小编的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寒露的习俗以及如何养生好,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寒露是什么意思 2、寒露是几月几号

3、寒露如何养生 4、寒露习俗有哪些

5、寒露养生吃什么好 6、寒露养生吃什么水果

7、寒露养生食谱 8、寒露养生注意事项

9、寒露养生的方法

寒露是什么意思

每年的寒露,从10月8日或9日开始,到23日或24日结束。送走美好的九月,迎来金秋十月,我们从处暑、白露、秋分一路走来,一直在赞美着秋天,到了寒露时节,我们仍旧不会吝惜美好的语言。秋高气爽、日丽风清,星月交辉,依然是我国许多地区这一时期天气的主旋律。此时,南方的人们在开始享受凉爽的秋风之时,北方的人们已在领略深秋的凄美了。

寒露节气时,太阳的直射点已经离开了赤道,由南纬557移至南纬1132,这时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由大变小,地面所接收的太阳热量比夏季显著减少,气温明显下降。全国大部分地区,甚至华南都会受到冷空气的影响。这时,许多人开始用寒冷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字的表面来解释,其实寒露的寒就是寒冷的意思,而露则表示了在近地面层的水汽会凝结成露水的现象。但从气象角度来看,寒露节气和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一样,所表示的热量变化意义比它的水分变化意义更为明显,应该说,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气温转变,季节转换的进程。

或许在南方人们都会有这样的语文,在寒露这个节气,早晨或者是傍晚我们怎么没有见到露水呢?其实也好理解,因为二十四节气是出自黄河流域,此时,江南气温还偏高,出现露水的时间要比北方晚。

从寒露到它后面的节气霜降虽然只有短短的15天,但却是一年中气温降得比较快的一段时间,若是一场冷空气过后,日平均温度下降8℃、10℃很常见。因此这个时节是我国许多地区气候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寒露和白露的区别

在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更好的准备农事工作,就把一年详细的划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由字面上可知,既然是二十四节气那每个节气当然都有其特点。今天小编就以寒露和白露为例子来解说吧,感兴趣的不妨往下文看看。

解惑

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

白露过后,温度就会变的很低,并且温差较大,气候冷暖多变,特别是在早晨和傍晚的时候,气温都会比白天要低的很多很多,更加感觉到有几分的凉意。如果这时候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裤,就非常容易的受凉,从而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体质虚弱、患有胃病或慢性肺部疾患的人更要做到早晚添衣,睡觉莫贪凉。秋天病菌繁殖活跃,加之气候比较干燥,易造成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所以,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

寒露过后,气候冷暖多变、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稍不注意,就易着凉伤风,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此外,患有慢性胃病的朋友,生活中也应尽量注意保暖,避免因腹部受凉而导致胃病复发或加重。

寒露后入夜更是寒气袭人。寒露脚不露告诫人们寒露过后,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因为两脚离心脏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因此,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

只要人体的脚部受凉,那么就会引起很多的疾病,包括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而且人体的抵抗力也会因此有所下降。所以足部保暖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寒露起居饮食

(1)饮食

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2)起居

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此时很多疾病的发生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肺炎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古代的劳动人们,之所以将一年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是为更好的早农事上早做准备。在建立新中国之前人们都是以农历为历法计算的,那么传统的二十四节气里寒露换成阳历在2015年在几月几号呢?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解惑

寒露:2015年10月8日。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白露时节要如何来养生


白露,秋意将渐浓。除了早睡早起之外,在情志行为上,由于肺主金,在志为悲,肺金之气在秋天主令,易为秋悲所伤,所以要收敛神气而不外露、宁静神志而顺秋气,减缓肃杀秋景对情绪的影响。

春、夏、秋、冬,这是四季之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四时化生之气,也是万物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原因,可称得上是四时养生之总纲。

秋三月经过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六大节气,万物成熟,金秋待收,这是“容平”之状。在生活起居上,早睡早起,闻鸡起舞,调气调神,使机体气机贯通,护卫肺金,抵御秋燥的侵害。

在饮食调养上,当秋之时在味为辛,要少食辛辣之品。因为秋燥本身就易伐伤肺金,耗其津液,如果再服食辛辣之品,无疑是火上加油。可以增用酸味来养肝,以防肺金太盛,克伐肝木。另外,肺主皮毛,秋燥来伐,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润肤泽发,加服润养之品化生津液。

为何秋季要如此养身?中医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在天地之间,万物俱备,其中最珍贵的是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依春夏秋冬四季法则而长。

《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作为“小宇宙”的人如何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应正是养生所重视的内容。“四季养生”又称为四时养生,是根据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四季春夏秋冬的交替,四时寒热温凉的转变,皆由阴阳消长变化形成。

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自然条件而生存,而是要顺应四时的变化来调摄人体,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目的。


秋燥时节要如何养生?应牢记这4个养生重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