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论治中医之痹病后期

论中医运动养生。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怎么才能作好中医养生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从脾论治中医之痹病后期”,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即中医之痹病后期,患者多为一派虚象,对西药难以耐受,而配合中医中药,往往能相辅相成。经对临床积累的500例病例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赵玉松教授等人提出:脾虚失健、气血化生不足为痹病后期的主要病机,故治疗中应提倡健脾益气。

赵玉松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做出6种辨证分型,即:脾虚血少,肝肾不足型;痰湿困脾,健运失职型;脾失运化,气弱血瘀型;气虚血少,脏器失养型;卫气不足,热毒偏盛型;肝郁犯脾,心神失养型。其病机均为久病伤脾,脾气不足而致他症丛生。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主,选用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分别辅以补益肝肾、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滋阴润燥、清热解毒、舒肝解郁药物。

经过1~3个月的调理,所收治的患者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其中以健脾益气、解郁安神及健脾益气、滋阴润燥治疗组的病例显效最为迅速,约3~5剂即可。而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和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治则对反复浮肿和感染的患者,疗效较西药为好。健脾益气、补益肝肾和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治疗组虽起效缓慢,但临床疗效最为稳定。

有关专家评价指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受风寒湿邪所致,因湿邪顽固难祛,故使病久而难愈。脾为后天之本,喜燥恶湿,故痹病多累及脾。脾失健运,则气血化生乏源,五脏六腑难得滋养,四肢百骸失于润泽。从脾入手论治,以健脾方为基础,方选参苓白术散,并酌情加减方药,则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Ys630.com相关知识

中医论“阳主阴从”


丹溪之论执其一端,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严厉指出其害人至深,且清代温病学以来,一见热象但用寒凉,其伤阳气甚矣。近代医家郑钦安耗20余年探求医理,穷究《周易》、《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阅读70余部著作方悟出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垂法立方之旨,以阴阳辨证为纲,化繁为简,在元阴元阳上探求至理。《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本立而道生。本者,阴阳也。郑钦安在书中体现了阳主阴从的思想,处方多用姜桂附,立起沉疴,起死回生。其所形成火神一派运用姜桂附量之大,令众多医家咋舌,然往往能药到病除。其核心思想就是重阳,即以扶阳为纲。

张介宾曰: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万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周易》又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故坤为乾所统,而乾三连为纯阳之卦,坤六断为纯阴之卦,故阴为阳所统。

《类经疾病类》曰:然则天之阳气,惟日为本,天无此日,则昼夜不分,四季失序,万物不彰矣;其在于人,则自表自里,自上自下,亦惟此阳气而已。人而无阳,犹天之无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夫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一阴生者,阳气收藏尔,非阴盛于阳也。故《内经》云: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当然,阳虽主事,但不能离开阴,否则孤阳不生。人惟得坎中一阳方生化无穷,水中有一阳,方能源清流长,否则毫无生机。水之流动,因阳动也,水之沉静,因阳藏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以肾气消长论人之生长盛衰,则女子七七,男子八八。丹溪认为此乃阴气渐衰,其不知阴气渐衰乃阳之渐竭也。正因为如此,人之少年筋骨柔活,精力充沛,至老年则筋骨解堕,生机将尽,因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故也。

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方为《伤寒杂病论》。取名伤寒,其宗族死亡者,伤寒十居其七是其一也。寒者,阴也,最易伤阳,而阳者,人生之大宝。《素问举痛论》所列痛者十四种,因于寒者十有三。故取名伤寒,意在告诫后人阳气之重要但易伤。《伤寒论》113方法法神奇,而用桂枝、附子、干姜90余方,《金匮要略》用姜桂附更是俯拾即是,方药精简,而几尽愈天下病。

后世大多医家不察仲景之用心良苦,至清温病学派窥其一斑,后世学者又不详察其情,人人皆知清热解毒。或曰:当今之世,全球气候越来越暖,人们更容易上火,不用寒凉来制所用者何?殊不知部分用清热解毒很有效或当时好了,但后来反复发作,何也?阳气渐伤故也。然当今阳气之伤不止于此,不仅中医多用寒凉,并且大多中西医都喜用抗生素,已达到泛滥的地步,而抗生素又属寒凉之品。再者人们多嗜食生冷寒凉,又工作繁忙,肆行房事,非时作息,其由来久矣。故圣人教人收心养性,以养正气。过劳者必然耗伤阳气,而阳气者,烦劳则张。阳气过度弛张在外就会慢慢耗竭,更加不能回归本位,藏于阴中。故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早睡,最迟不过子时,因子时一阳生呀,世人不察,夜生活相当频繁,晚上大量运动劳作,过子时后仍不收心令阳气潜藏。阳气耗散太过又加之生发不够,故当今疾病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多的亚健康。故《内经》首篇就告知我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方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令春夏夜卧(不晚于子时)早起,秋则早卧早起,冬则早卧晚起。吴清忠所著《人体使用手册》告诉人们保健法门有二:一曰早睡早起,二曰晨起按摩心包经,拍胆经。很多人遵此法得以健康,其奥秘便在其重视阳气,呵护阳气。或曰:古人讲奉阴者寿,为何?因阳者,躁也,阴者,静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阳易动而脱离本位,故需常静来收摄阳气,使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此先贤已道破天机,吾等当识之,谨之,笃之。

男性乳腺增生从肾虚论治


乳腺增生症属中医学“乳癖”范畴,近年来男性有多发趋势,以中年以上居多。此年龄段肾中精气渐衰,气血已虚,往往处于生理性肾虚状态,又因现代人生活和工作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激烈,劳神过度,加之饮食不节,生活无序,人体各脏器功能受损,日久及肾,暗耗肾中精气,进一步加速肾虚进程,使肾藏精主水及气化功能失调,不能涵木温土,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导致湿浊内阻,聚而成痰,气滞血瘀,痰瘀胶结,瘀滞成块,阻塞乳络为乳癖。其病机为正虚邪恋,其中痰湿、瘀浊、肝郁只是病之标象,本质在于肾气亏虚,精血不足,正如余听鸿《外科医案汇编》所说:“……乳中结核,虽云肝病,其病在肾”。故从肾虚论治有较好效果。

1.滋肝肾 养阴精

肾气损伤,精血不足,肝肾互失调养,冲任不足,多见肿块隐痛,伴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心烦健忘,手足心热,两胁隐痛作胀,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佐疏肝通络,方选二至丸、知柏地黄汤加减,药用生地、知母、黄柏、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龟板、云苓、泽泻、丹皮、丹参、浙贝母、郁金、白芍、白蒺藜、制首乌。

2.补脾肾 益气血

生活无序,饮食不节,日久伤肾损脾,先后天俱不足,继而失调,冲任失养,气血虚衰,水液不化,痰湿内蕴,瘀滞阻塞乳络而为乳癖。多见肿块疼痛或不痛,伴倦怠乏力,饮食少进,或呕恶腹胀,腰膝酸软,手足不温,大便不实,过劳则乳胀隐痛,或痛及肩背,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弦或沉滑。证属脾肾阳虚,治宜调补脾肾,燮理冲任,方选右归丸合鹿角胶丸加减,常用枸杞子、熟地、鹿角胶、菟丝子、杜仲、肉桂、山萸肉、山药、黄芪、太子参、白芍、当归、郁金、川楝子、白芥子、白蒺藜。

3.补肾气 解肝郁

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劳则伤肾,情志不遂则肝郁,肝郁则气滞,致肝脾两伤,痰湿内滞,冲任失调。多见胀痛结块,推之可移,伴胁痛嗳气,腰膝无力,或遗精早泄,或失眠多梦,情绪急躁或抑郁,大便或溏或秘结,舌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或滑细。证属肝郁肾虚,治宜舒肝益肾,方选二至丸、六味地黄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熟地、丹皮、云苓、泽泻、香附、郁金、柴胡、川楝子、浙贝母、穿山甲。

4.益肾气 逐痰浊

或因过度劳累,后天失养,或因房室不节,饮酒过度,日久伤肾,肾气损伤,冲任失调,气机郁结,痰浊阻滞,循经上逆,客于发为本病。症见胀痛有块,或块如串珠,按之痛甚,伴胸闷气短,头重耳鸣,或眩晕呕恶,饮食少进,四肢倦怠,阳痿遗精,大便不爽,咽干口燥,但不能多次,舌苔薄白而腻或黄腻,脉沉弦或滑。证属痰湿内阻,肾气衰弱,治宜益肾逐痰,方选二陈汤、二至丸、肾气丸加减,常用药如陈皮、半夏、前胡、茯苓、郁金、橘红、女贞子、旱莲草、肉桂、山药、泽泻、山慈姑、赤芍、莱菔子、制首乌、桑寄生。

5.补肾精 化瘀血

肾气因各种原因损伤,使冲任失调,气机郁结,久病及血,则瘀血停滞,阻于乳络而为癖。症见肿块较硬,推之不移,病程较长,伴神疲乏力,视物昏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色晦暗,手足麻木,舌苔薄白,舌边夹有瘀斑,舌下系带暗紫,脉细涩。证属肾虚血瘀。治宜补益肾精、活血化瘀。补肾之精,化已瘀之血,使肾气能充,精血旺盛,冲任调和,阴阳平衡,气血流畅,乳络亦通,结块即消。方选二至丸、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女贞子、旱莲草、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生地、熟地、制首乌、枸杞子、菟丝子、浙贝母、山慈菇、半夏、白芥子、当归。

临症体会:胀痛时发时愈,并与情绪波动有关者,应配合心理疏导;与工作紧张有关者,嘱其安排好作息时间以利于病情恢复;疏肝理气药多香燥耗伤气阴,只能中病即止;病愈后不宜立即停药,应做好善后调养,总以补肾养肝为主,辅以通络散结、养血和血之品。

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在我国,中医治疗是很常见的,也是国之精华,因为中医治疗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选择利用这个中医来控制的,中医治疗疾病对身体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早在几百年前,一些古人在看病的时候都是选择的这个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的时候必须要辨证之后才能得到结果,然后进行论治,那么这个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有哪些?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特点,这对于疾病的治疗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还可以有效的控制意外情况的发生,这也是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

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病理变化的性质和部位,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候”,这个过程就是“辩证”。“论治”,就是在辨证基础上,根据正邪情况而确立的治疗法则。因此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亦为辨证的目的,又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症”是症状,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等;“证”是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各种症状的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的映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论治不同于“对症治疗”,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辨病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也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则治疗方法有异,如水肿(肾炎)患者,初期发热、恶寒、浮肿、小便不利等为“风水证”,治宜宣肺发汗,利水退肿;后期见腰酸、肢冷、畏寒、面白、浮肿等为“肾阳虚衰证”,治当温肾扶阳。不同的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如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病,均属中气下陷所致,皆可用益气升阳的方法治疗,这就是中医学常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中医辨证论治的各种优势了吧,大家知道了之后在选择中医治疗的时候才不会感觉到心慌和害怕,中医治疗会给大家带来很多想不到的效果,而选择中医辨证论治的时候也有很独特的效果,但是要注意了,不是什么疾病都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治疗疾病之前必须要先检查清楚。

中医对肩周炎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桂枝10g,秦艽10g,海风藤15g,桑枝10g,当归10g,川芎10g,木香10 g,乳香10g,甘草6g。
方解:方中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等祛风散寒,化湿通络;配以当归、川芎、木香、乳香活血理气,并能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寒胜者加制川乌、细辛;风胜者,重用羌活,再加防风。


(2)寒湿凝滞
主证: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长,因痛而不能举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主证分析:年老肝肾亏虚,正气不足,或因冒雨涉水,睡眠不当,外界寒湿之邪侵及,滞留局部,日久寒湿内结,致使局部经脉闭阻,故见局部疼痛,麻木;寒凝邪实,故疼痛剧烈,畏寒;湿性重着,故有沉重感,得温则痛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均为寒湿之征。


治则: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方药:乌头汤加减。
麻黄10g,制川乌12g(先煎),白芍15g,黄芪30g,全虫12g,羌活12g,细辛6g,甘草6g。
方解:方中的制川乌、羌活、细辛、全虫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用麻黄散外寒表湿;芍药、甘草缓急舒筋;黄芪益气固表,并以此缓和麻黄、乌头之性,以防伤正气。诸药配伍,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邪去而又不伤正,以达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


(3)瘀血阻络
主证:外伤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处,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拒按,肩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
主证分析:外伤内挫,局部经络损伤,气血逆乱;或久痛入络,血脉瘀阻,故见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且有定处,拒按,或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均为血瘀之征。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活络效灵丹与桃红四物汤合并加减。
当归15g,丹参15g,生乳没各15g,桃仁10g,红花10g,熟地10g,川芎10g,桂枝10g,白芍 10g,鸡血藤15g,桑枝20g。
方解:方中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止痛,熟地配当归以养血;白芍缓急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用桂枝、桑枝、鸡血藤祛风通络。诸药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效。


(4)气血亏虚
主证:肩部酸痛麻木,肢体软弱无力,肌肤不泽,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挛缩,肩峰突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主证分析:久病体弱,气血亏虚,外邪乘虚侵袭,闭阻经络,肩部筋脉失于荣养,故见肩酸痛麻木,肢软乏力,肌肤不泽,肌肉萎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无力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治则: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方药:秦桂四物汤,或用本方加味治之。
秦艽12g,桂枝12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2g,生地12g,黄芪15g。寒甚加羌活、独活、附子;湿甚加苡米、海桐皮;筋缩不利加木瓜、鸡血藤、忍冬藤;痛甚加全虫。
方解:本方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养血柔筋,以秦艽祛风散寒,以桂枝、黄芪益气温经,通络散寒,共奏益气养血,疏经散寒之效。

经期延长的中医辨证论治


本文导读:经期延长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在西医上的说法是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黄体萎缩不全者、盆腔炎症、子宫内膜炎等引起的,但从中医的角度又是另一番说法。


1、气虚:素体虚弱,或饮食不洁、劳倦、思虑过度伤脾,中气不足,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以致经期延长。

2、 血热: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或多产房劳致阴血亏耗,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经血妄行致经期延长。

3、血瘀:素性抑郁,暴怒伤肝,气郁血滞,或外邪客于子宫,邪与血相搏成瘀,瘀阻冲任,子宫,经血难止。

4、湿热:产后(包括人流术后),感受湿热病邪,滞于胞宫,经血淋漓不净。

辩证分型:

1、阴虚经期延长,经血持续不止,量少色鲜红,质粘稠,心烦口干。舌红,脉细数。

2、脾虚经期延长,经血淋漓不止,量少色淡,质清稀,神疲倦怠,纳少便溏。苔薄,舌淡,脉濡细无力。

3、血瘀经期延长,量少色暗,有时量多而有血块,下腹胀痛拒按。舌紫或有瘀斑,脉弦。

4、湿热经期延长,色红黏腻,有时秽臭,下腹胀痛拒按,平时带色黄,肢体倦怠,步履沉重。苔黄腻,脉滑数。

分型治疗:

1、阴虚治法:养阴清热,调经止血。 方药:两地汤加味。

生地15克、玄参12克、炒白芍12克、麦冬10克、地骨皮9克、阿胶9克(烊冲)、旱莲草12克、茜草炭12克加减。

2、脾虚治法:健脾益气,调经止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9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炮姜5克、木香9克、阿胶9克(烊冲)、仙鹤草15克、煅牡蛎30克(先煎)、巴戟天10克加减。失眠者,加酸枣仁9克、远志9克;伴肾虚腰酸者,加补骨脂10克、菟丝子12克。

3、血瘀治法:活血理气,调经止血。 方药:隔下逐瘀汤加减。

当归9克、川芎6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6克、枳壳10克、五灵脂9克、丹皮9克、乌药9克、炙甘草3克加减。经血多者,加生蒲黄12克(包煎)、仙鹤草15克;腹痛较甚者,加延胡索15克、木香9克。


银花9克、红藤15克、薏苡仁20克、败酱草12克、川朴9克、六一散10克(包煎)、生蒲黄12克(包煎)、茜草炭12克、地榆炭12克、枳壳9克、丹参15克加减。带多色黄者,加黄柏9克、知母9克;苔厚腻纳呆者,加苍术10克、六神曲9克,去败酱草;腹痛拒按者,加延胡索15克、没药6克、香附9克。

99热心医生温馨提示,经期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禁止房事,注意外阴卫生。

从脾论治中医之痹病后期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