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什么季节吃什么养生 > 导航 > 客家人饮食养生

客家人饮食养生

2019-10-12

客家人过年吃什么

什么季节吃什么养生。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有效的四季养生是如何做的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客家人过年吃什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客家人过年吃什么

1、客家丰盛的年夜饭

除夕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雄鸡炒酒、白斩鸡、青蒜焖猪肉、梅干菜扣肉……如今吃年夜饭,还有“打边炉”(火锅)的,菜肴有大虾、鳗鱼、肉鸽等。年夜饭的菜肴,常常借其谐音,寄寓美好的祝愿:一盆什锦发菜汤,祝福新年发财;一碗牛肉丸,表示合家团圆;一盘全鱼,只摆不食,饭后将它放于米缸上,待留到新年过后再吃--客家人用这条“压岁鱼”,取其“连年有余(鱼)”、“米缸有余”的吉兆。

2、客家过年必不可少的豆腐

客家人的年夜饭还有一碗瓤豆腐。这是将豆腐切成小三角块,中间挖一小口,塞进三鲜肉馅,下锅煎黄,炖熟,趁热上席。这道香滑可口的菜肴,因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后,广东缺乏面粉,难以吃到更岁饺子,便代之于瓤豆腐。为此,在吃这道菜时,长辈还要对家人讲述其原由,让子孙不要忘记自己的中原故地和北方人春节吃饺子的习俗。

3、客家的七样菜习俗

客家人正月初七有吃“七样菜”的习俗。年初七也叫“人日”,这种叫法是汉朝末年开始的,“人日”这一天要吃七样菜,虽然不同地区七样菜不大相同,但意思都是用它们的谐音来图吉利、求平安。梅州地区的“七样菜”主要是芹菜、蒜、葱、韭菜、芫荽,这五种菜一定要有,另外就是春菜、芥菜等其它菜。

客家过年的习俗

1、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左右,家家户户开始磨豆腐。农家多数家门口有小鱼圹,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前后全部鱼圹放水捉鱼,一方面要用圹鱼制作菜肴,另一方面方便春节后挖取圹坭做肥料肥田。与此同时,开始陆续杀猪。一般人家过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猪肉,有的人家过年一户杀一头大猪,主要用途是:一、馈赠亲戚、朋友,每一户亲戚要馈赠二至三斤猪肉,特别是岳父家馈赠的肉就更多,新结婚姻亲馈赠的猪肉数目更为可观,否则会被人耻笑为“孤寒鬼”。

2、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洗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洗过柚叶澡后便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换下的脏衣服当天要洗涤干净。因此,洗柚叶水澡含有除旧布新之意。这一风俗已逐年淡化。

客家小吃有哪些

1、 甜粄: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于大盆中加糖(分为黄糖和白糖)揉搓成米团;大铁锅中铺上芭蕉叶,将米团放入蒸至竹筷插入不粘为熟透,然后用刀切成正方形,食时再切成小薄片,可冷食、蒸、油煎、油炸。

2、煎堆: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于大盆中加糖、加热水(分为黄糖和白糖)揉搓成米团;将糯米粉团揉圆,压平,包入炒熟的花生、白糖和芝麻做成的馅,也可以无馅,将粉团在芝麻粒上来回滚动蘸上芝麻;将煎堆放进热油中,边炸边用筷子翻动,使之均匀受热,炸至金黄色时捞起。

3、油角:将面粉加上水和若干个鸡蛋,揉搓至有韧性为止,取出一小团面团,用檊面棒碾轧成薄薄的面皮,用圆型小器皿,在面皮上用力一盖,盖成约三四厘米直径的圆面片;把炒熟的花生米碾碎,加入白糖、炒熟的芝麻,再加入椰丝,掺匀作为馅。在圆面片内放进馅包成半月型角子,沿边捏紧并扭上花纹,最后放进油锅里炸成金黄色。

相关阅读

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


导读: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吃月饼、赏月习俗外,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如唱山歌、捧菜篮姊、打糍粑等,这些有趣的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是不是很想知道?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客家民间通称八月节或八月半。那么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呢?有很多习俗与我们知道的不一样,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1、赠月饼

客家人热情好客,中秋佳节亲朋间用互赠月饼来传递祝福。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

据客家民间相传,元末朱元漳起义,在月饼内夹纸条传递统一一号令,在中秋之夜举事。史载,客家人先祖参与反元起义者甚众。此传说为客家的中秋节吃月饼赋予了特殊意义。

2、敬月光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3、唱山歌

月下对歌是被誉为山歌之乡的客都梅州一项长盛不衰的中秋活动。很多地方过中秋的时候都有唱山歌、斗山歌的活动。像在梅县、松口这些地方都非常盛行唱山歌,到了八月半就显得特别热闹。

月光华华照山坡,山峦山岭树山多,中秋客家山歌日,山上山下唱山歌。客家山村的乡亲们围坐在一起,对月当歌,赏月谈心,这就是客家人特有的山歌中秋夜。

4、捧菜篮姊

客家传统的中秋节除以上的活动外,还有一习俗:叫捧菜篮姊又叫捧月华姊(捧即抬也),这一习俗在客家农村长盛不衰。每到中秋月圆之夜,各家各户男女老幼在皓月当空,一家人喜气洋洋,摆上月饼、果品之类焚香祈祷、化财帛(这一过程叫中秋赏月接月华姊)之后,一家人团坐分吃月饼、饮茶,共享无伦之乐。

接着有一个活动(习俗)捧菜篮姊就开场了。他们大多通过其祈求问卜,展望未来的收成好坏,小孩、少年、青年则大多问某人今年几岁?读书如何?前途如何?婚姻如何?接下来就是嬉闹之事。据说菜篮姊有求必应,男女老少亦乐此不疲。

5、吃柚子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

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6、打糍粑

喜欢糍粑的客家人在重大节日都要打糍粑,中秋节也不例外。勤劳善良的客家妇女一直是家庭生产中的主要力量,把糍粑打得松软可口,惹得小孩子都直流口水。

秋收基本结束,新谷进了仓,为了庆贺庄稼丰收,过个团团圆圆的中秋佳节,人们自古以来就有过中秋打糍粑的风俗,一敬神灵、二祭祖宗,同时也增进乡邻之间的感情。

7、烧瓦塔

用砖头和废弃的瓦片搭建的宝塔,放入稻草和干柴。火势越旺家族越兴盛,常常需要发动全村的青年儿童一起完成收集工作。同时,还要舞狮舞龙助兴。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初建时,汉人不满元人对他们的血腥统治,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烽火台点火起事。这些反抗虽被镇压了下去,民间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而在今天,烧瓦塔代表了客家人民希望借助佛家力量,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平安的美好愿望。

8、放孔明灯

粤东一带的客家人很多年轻男子外出闯荡,尤其是南洋一带。每年的中秋节,家里人思念远方的亲人,放飞孔明灯,千万的思念汇集在祝福的灯光中。

据相关资料记载,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天灯又被称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寓意,也寄托着他们的愿望,所以这些传统的习俗可不能丢,中秋节可不是单单吃月饼而已!

客家春节习俗_客家过年风俗


导读:客家春节习俗。百节年为首,过年一直是汉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那么客家春节习俗有哪些呢?客家过年风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客家春节习俗

客家传统年节有相当一部分是汉民族传统习俗的自然延续。客家传统春节习俗,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统,而且还体现了地方传统文化的特征。客家人过春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正月初一至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客家春节习俗如下:

1、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饭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2、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3、送灶君

事先从市镇购回灶君神像,写好灶疏(写上一家大小姓名年龄),准备好元宝、香烛、三牲、酒、素果等祭品,在灶边置一八仙桌,将祭品放在桌上。全家老少齐集灶神像前行礼,虔诚敬送灶君返回天庭述职,祈求灶君在玉帝面前美言赐福消灾,来年财丁两旺,合家平安。

4、敬祖先

腊月三十日早餐后,凡是当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扫卫生,将祖祠墙壁粉刷一新。午后,陆续有人携礼盒、三牲、炮竹、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行礼之后,放炮竹,有的放铳。每到大年三十午后,祖祠香火缭绕不断,炮竹声不绝于耳,一直延续到黄昏。这一风俗近年亦已淡化。

5、贴春联、年画

大门、小门均贴上大红春联,门楣贴利是,门板贴门神或福,大吉等字。厨房、牛栏、猪圈、鸡栅、厕所等处也要贴上用红纸写有财丁两旺、六畜兴旺等红纸桃符。大厅和卧室、客房均贴上新年画,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景象。

6、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7、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8、吃岁饭

吃岁饭,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橘、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9、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10、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

以上就是一些春节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春节的内容,请继续关注。

客家过年习俗有哪些


导读:客家过年习俗有哪些?客家人对过年特别重视,从年前的准备到正月中旬,都在庆祝过年。那么,客家是怎样过年呢?客家过年习俗有哪些呢?来了解一下。

客家过年习俗有哪些?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客家人过年有哪些习俗呢?一起来看看。

隔年饭

在除夕前一天,都会用大木甑蒸年饭,亦称隔年饭,供奉祖先神祗时,隔年饭要插上12双筷子和12根大蒜。还要烧纸钱,供桔子、柚子等,有的还要摆上几枚银元,取意有食有财,隔年饭要供奉数日,到了初三早晨,隔年饭要重新蒸过,全家人一起食用,取意岁岁有余粮,到初五隔年饭吃完后,才开始放新米下锅煮新饭。

磨豆腐,干鱼圹,杀猪、鸡、鸭

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左右,家家户户开始磨豆腐。农家多数家门口有小鱼圹,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前后全部鱼圹放水捉鱼,一方面要用圹鱼制作菜肴,另一方面方便春节后挖取圹坭做肥料肥田。与此同时,开始陆续杀猪。一般人家过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猪肉,有的人家过年一户杀一头大猪,主要用途是:一、馈赠亲戚、朋友,每一户亲戚要馈赠二至三斤猪肉,特别是岳父家馈赠的肉就更多,新结婚姻亲馈赠的猪肉数目更为可观,否则会被人耻笑为孤寒鬼。

贴对联

年节这一天,家家都会贴上写有吉祥语的红对联和横幅,大厅里贴上大红的福字,猪牛圈里贴上六畜兴旺的红条幅,除外还会在许多用具上贴上红纸条,称之为封岁、上红。

点岁火

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守岁的习俗,家家通宵达旦灯火明亮,称之为点岁火,火笼加炭称之为沤火桶。大家团聚一起,辞旧岁迎新春,共享天伦之乐。除夕之夜,大人还有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敬祖先

腊月三十日早餐后,凡是当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扫卫生,将祖祠墙壁粉刷一新。午后,陆续有人携礼盒、三牲、炮竹、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行礼之后,放炮竹,有的放铳。每到大年三十午后,祖祠香火缭绕不断,炮竹声不绝于耳,一直延续到黄昏。

拜年

初一早餐,客家人习惯要吃长寿面,因为面条长象征长寿。接着小孩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孩子糖果桔子,有的还会给红包,旧称挂颈。到亲戚家拜年,一般要带桔饼、糖等礼物,主人备茶果接待,有的还要留饮拜年酒吃鸡腿,拜年活动一般会延至元宵后,甚至正月底。

吃素斋

客家人自古以来就有勤俭持家的风气、和戒杀生的慈悲观念,所以在年初一,一年头一日第一餐不吃酒肉,也就是吃素斋。吃了早斋以后,一般的习惯老人家是要到寺庙烧香,因之寺庙香火鼎盛,大家祈求神明保佑新的一年平安纳福。

洗柚叶澡

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洗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洗过柚叶澡后便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换下的脏衣服当天要洗涤干净。因此,洗柚叶水澡含有除旧布新之意。这习俗已逐渐被淡化。

年初三的早晨,我都会被窗外的鞭炮声和打扫声吵醒,因为这一天我的家乡有大扫除送穷鬼的习俗。当天每家每户都会打扫卫生,大人、小孩齐上阵,好不热闹。

年初三送穷鬼

年初一和年初二这两天,尽管屋内屋外的地面堆满厚厚的鞭炮纸屑、烟头、糖果纸等垃圾,但这两天不能扫地,也不能倒垃圾。这些垃圾必须等到年初三才能清扫。因为人们认为新年伊始的年初一和年初二这两天要囤财,这两天扫地和倒垃圾,会扫走和倒掉家中的财运。客家人把年初三称为穷鬼日,这一天要把穷鬼送出去。送穷鬼是把贫穷和不好的东西送走,与贫穷、霉运告别的意思,所以年初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垃圾、不好的东西清扫出去。

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把垃圾倒在岔路口再焚烧的现象少了,很多人都会把垃圾倒在村口的垃圾桶里了。但初一初二不打扫,初三大扫送穷鬼的习俗还一直在流传。

客家过年禁忌:

年初一不能扫地倒垃圾,以防把财气扫走;这一天不能到河中挑水;不能动针线;不能打孩子等。尤其是入年界后至春节期间,不能说死、病等不祥的话语。

按祖客家人传统规矩,正月初一至初三是不许从外面带青进来的,所以过年前,家庭妇女会买够蔬菜过春节。

杭州过年吃什么


杭州过年吃什么

1、杭州过年吃元宝肉

元宝肉就是卤蛋和红烧肉烧在一起,貌似元宝。

2、杭州过年吃白斩鸡

白斩鸡就是一整只鸡上桌的,象征一户人家的富裕。

3、杭州过年吃火锅

暖锅儿相当于现在的火锅,只不过下面烧的是炭。暖锅儿的意思主要就是吃起来温暖,有团圆的味道。据说,放在里面的东西也很有讲究:肉圆是代表团圆,蛋饺么代表元宝,年糕就寓意着年年高。

4、杭州过年吃八宝菜

八宝菜的寓意很明显。就是表示富裕,菜里的主要材料有黄豆芽,因为是发芽的黄豆,象征着“发”。如意菜里也有豆板,也是代表“发”的意思,此外里头还有冬笋丁和冬腌菜。此菜因为清口而备受欢迎,因此有如意菜的美称。

5、杭州过年吃藕富

藕富这道菜,象征富贵,藕里有洞,这叫做“路路通”,里头的配料也比较好,有寓意早生贵子的红枣,表示样样都齐的带芽的荸荠,还有一种两个角的老菱,象征元宝的,其他就是白果、栗子、黄豆。这道菜是甜的,味道很好。

6、杭州过年吃酱鸭

一口鲜嫩肥美的酱鸭,唤起满满的家乡的思念。杭州的酱货文化由来已久,在洪如嵩补辑的《杭俗遗风》记载:酱鸭一味,以杭城绍酒店所制者为佳。每岁八九月间,各酒肆皆自制酱鸭,多者数百,少者亦百余。酱鸭也成为杭州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菜点之一。

7、杭州过年吃炸响铃

炸响铃占领年夜饭菜单的历史非常悠久,可见杭州人民对这道菜的喜爱。用的是油豆皮和少许猪肉末制作而成的,入口后,咀嚼起来声声带响,因此得名为响铃。

8、杭州过年吃虾油鸡

在准备过年时,杭州家庭除了做些酱肉鸭外,还喜欢用虾油卤、糟卤等做些虾油鸡、糟鸡。嫩嫩的杭州本地鸡,加上鲜咸的虾油卤和香浓的糟卤浸制,浸制时间短,鸡嫩味香!是过年餐桌上很受欢迎的家常年菜。

9、杭州过年吃杭三鲜

正宗的杭三鲜汤以发皮、鱼圆、河虾为底,现在的菜式中会加入娃娃菜、鹌鹑蛋、番薯粉丝等健康食材,滑嫩的鱼圆,鲜美的汤汁是多少杭州人的最爱。

杭州过年的风俗习惯

1、杭州春节挂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杭州过年习俗中,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2、杭州春节拜年祝福

拜年祝福是杭州过年习俗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大年初一,杭州先民开门头一件事就是放炮杖,俗称开门炮,张帖“开门大吉”,然后拜天地神马,拜家堂,拜灶司,拜祖先神像,再然后按辈分家人行拜年礼。

3、杭州春节的娱乐活动

老杭州过年习俗的娱乐活动大致有锣鼓、纸鸢、龙灯和花爆。杭州人对各式年锣鼓有自己的说法:只闻其声不闻其词的取名为元宵鼓、招财鼓、雨夹雪和七五三;既闻其声又听其词的叫做十番、风云会和丝弦锣鼓;既无节奏又无言词的杭州人统称为乱劈柴。

春节杭州好玩的地方推荐

1、春节去杭州北山路梧桐

西湖北山路,东起断桥,西至杨公堤,全长约有3公里。路刚好沿着西湖北里湖,湖里还有成片残荷。路两旁栽种的法国梧桐,基本上都有十几年的树龄,待到秋意更浓些,慢慢变成金黄色的梧桐叶将铺满整个路面。

2、春节去杭州清河坊

兴于宋盛于清,街区现存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末清初,如百年老店胡庆余堂、万隆火腿庄等大多建于此时,虽说岁月无情,但现风韵尤存。杭州的许多百年老店也都集中在这一带。从吴山天风开始,您可以沿着石径小道一路走下去,好好感受一下这条街浓郁的传统气息。

3、春节去杭州千岛湖

千岛湖是1959年我国建造的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的水力发电站而拦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是国家一级水体。无论你想在乘船在岛屿间穿行,还是想享受在湖畔吹风的风情,或是与动物们嬉戏、去周边探寻古村落、去山涧漂流、骑自行车沿湖兜风。在美丽的千岛湖畔,你可以尽情的亲近大自然,放飞心情。

广东 过年吃什么


广东过年吃什么

1、广东过年吃年糕

在广东,过年的时候必备的年货是年糕,就算不吃,也要在家里摆上一块,图个“好意头”。年糕皆因有个好彩头——“年高”,有发财、步步高、甜蜜的意义,寓意新的一年圆满甜美的生活。广东人喜欢把年糕切成片,放进锅里煎香了。一口咬下去,表面香气扑鼻,里面则是黏稠软糯的年糕,加上甜甜的味道,大人小孩都喜欢极了。

2、广东过年吃糖环

在应节食品当中,糖环大概是最为美观吸引眼球的,它形状别致,外面一个圆环,里面像五角星,寓以环环相扣,生生不息之意。糖环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东莞县志》的记载,糖环是东莞先人南迁。由北方带来的食品之一。古时中原地区,糖环用面粉制作,后来到了岭南则改为糯米粉,放到油锅里炸至熟透后,呈金黄色,亦有黄金满屋的寓意。

3、广东过年吃汤圆

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4、广东过年吃煎堆

在广州过年,一定要吃煎堆,黄蹬蹬的煎堆像个大胖小子,稍微触动一下,随即滚动到老远。因此广东有句俗语:“煎堆辘辘,金银满屋”,意思就是吃煎堆能够为家里人带来财气。

5、广东过年吃蛋散

蛋散也是煎炸食品的一种,用薄条面皮旋扭后,丢进油锅中炸成。常见的蛋散有两种,一种是咸味,常常在面皮中揉进芝麻,吃起来又香又脆。另一种则是甜味,口感没有咸味的脆,却多了一份酥感,蘸了蜜糖丢进口,一咬下去就化掉了。

6、广东过年吃油角

小小的油角长得就像一只饺子,不同的是油角比饺子多了一条好看的花边,就像漂亮的荷叶形荷包。同样是油炸食品,油角里面的内涵就丰富多了:芝麻、花生白砂糖拌起来,就是香喷喷的油角馅。炸起来,放进口,又酥又甜,大人小孩都喜欢。时代发展,在传统的馅料基础上,现在市面上又有了葱油馅、椰丝馅等等,口味多样,任君选择。

广东过年的习俗

1、广东过年的习俗一:准备新衣服

家道富足者,新衣新裤新鞋新袜全身簇新;不富有者,不能购齐新衣着,但至少应有一件新上衣。这一习俗在惠州民间甚为讲究。有些老年人,把去年穿过的旧衣,或作其它用途用过的粗布料,重新拿到染房染一次,自己缝制好一件旁襟衣服,这也称是一件新衣了。

2、广东过年的习俗二:洗邋遢

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迎接新年。这最初是广府人的过年习俗,但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全个广东,大家都有共识,这一天就是打扫卫生,清除一整年的灰尘也就去掉了一整年的坏运气。

3、广东过年的习俗三:贴春联、年画

大门、小门均贴上大红春联,门楣贴“利是”,门板贴门神或“福”,“大吉”等字。厨房、牛栏、猪圈、鸡栅、厕所等处也要贴上用红纸写有“财丁两旺”、“六畜兴旺”等红纸“桃符”。大厅和卧室、客房均贴上新年画,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景象。

广东过年的禁忌

1、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

过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意指着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

过去的传统穷人家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饭,表示家里整年度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荤,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补品补药年初一最好不要吃。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

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对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年初一时对方还在睡梦中不要跟对方拜年,等对方起床再拜年,因为这样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客家人过年吃什么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