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妙招 > 导航 > 中暑的症状

中暑的症状

2019-10-12

预防中暑的妙招

养生妙招。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中医养生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预防中暑的妙招》,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预防中暑的妙招

1、及时散热: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2、留意体重变化: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3、穿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4、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发量不多的人。

5、外出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6、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7、喝水: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8、喝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9、多吃各种瓜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10、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等。

11、多吃各种瓜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12、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等。

13、慢慢地适应气温的转变: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不要逞能。

炎热夏季宝宝极易中暑

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

2、让宝宝仰卧,维持呼吸道的通畅,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降温。如宝宝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3、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少量多次饮淡盐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也可以给宝宝喝一些鲜果汁;还可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4、不要让宝宝吃油腻食物。过多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中暑的用药原则

1、物理降温、氯丙秦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有心力衰竭病例应快速洋地黄化。

3、脑水肿病例除降温外,静滴20%甘露醇、速尿和糖皮质激素。

4、肾脏损害病例应用速尿无效者,应及早进行腹透或血液透析。

5、选用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抗生素,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给予相应诊治。

炎热的夏季宝宝极易中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温防暑是非常关键的。

中暑的病因

高温可以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在烈日下曝盼或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汗、口渴、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时为中暑先兆,经阴凉处短暂休息,补充水和盐后,在短时间内症状即可消失。在气温骤升及温度亦高时,中暑极易发生,尤以产妇、老年人、体弱或慢性病患者多见。除有中暑先兆的表现外,尚有发热(体温在38.5℃以上)、皮肤灼热、恶心、呕吐、血压开始下降、脉转细速等表现,而在数小时内能恢复者为轻症中署。除上述症状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一日内不能恢复者为重症中暑。

ys630.COm精选阅读

突然中暑怎么办 轻度中暑有妙招


突然中暑怎么办 轻度中暑有妙招

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居处劳作,暑邪便会乘机侵入而发病。病人通常会出现高热、口渴、大汗或无汗、面色红赤等症状,中医认为暑为阳热之邪,容易耗伤人体气阴。一旦中暑,应当立即采取急救降温措施,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中暑降温方法。

1、擦药疗法

用风油精把手涂湿或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2、物理降温

一般只要脑门、胸口、手臂内侧、腿脚内侧用井水浸过毛巾冷敷即可,若要使患者高温迅速降低可将患者浸浴在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在物理降温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和记录肛温,待肛温降至38.5℃时,应即停止降温,将患者转移到室温在25℃以下的环境中继续密切观察。如体温有回升,可再浸入4℃水中或用凉水擦,或淋浴或在头部、腋窝、腹股沟处放置冰袋,并用电扇吹风加速散热,防止体温回升。老年体弱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不能耐受4℃浸浴,有些患者昏迷不深,浸入4℃水中可能发生肌肉抖动反而增加产热和加重心脏负担。可应用其他物理降温方法,多准备井水浸冷毛巾,亦可用酒精擦拭体表,促进散热。

3、刮痧疗法

侧过身子,用犀牛角或水晶、翡翠多次刮背部。或针刺大椎、耳根后、舌尖、舌下出血以泄热。还有一点必须要申明,夏天热感冒,不可用辛温药过于发汗,一旦过汗伤阴,容易转成热射病,内脏随之受损。当然每天早餐时吃几片姜,或者早餐约一小时后喝一杯姜茶,也有一定的通气生津防中暑的作用。若已中暑,已伤阴,则不适合用喝姜茶来治疗,因为姜属于辛温发散之物。

4、刺血疗法

取穴部位:大椎、曲池、十宣、曲泽、委中、金津、玉液。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 退汗出,诸症消失。

对于轻度中暑患者,一定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否则发展成重度中暑,患者就会出现抽搐、痉挛等症状,容易威胁生命安全。

突然中暑怎么办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症状比较轻,通常会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症状,而重度中暑就比较严重了,患者通常会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肌肉痉挛,冷汗淋漓,脉搏细弱,甚至出现晕厥、手足抽搐等现象。而对于先兆中暑或者轻度中暑的患者,我们可以施以按摩手法作为一种应急措施进行急救,但是对于重度中暑患者,则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以免危及生命。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有效的按摩急救手法。

首先,患者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1、按揉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掌心横纹中,当第三掌骨的桡侧,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劳宫穴上,其余四指紧附手背,适当用力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镇静安神,疏通心络。

2、掐人中穴

人中穴:位于鼻下沟的上中1/3交界处。将一手半握拳,拇指伸直,指尖放在人中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

功效:开窍醒神,疏风清热。

中暑的病人通常伴有高热、口渴、大汗或无汗、面色红赤等症状,属于暑入阳明证。暑入阳明,暑病证型之一。《伤寒指掌》卷四,吴坤安谓:“凡大热大渴,干呕唇燥,舌苔黄厚,六脉洪数,此暑邪入于阳明也。黄连香薷饮及益元散;大热、大渴、大汗者,白虎汤。”

白虎汤

组成:石膏一斤,碎(50g) ,知母六两(18g) 炙甘草二两(6g), 粳米六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口舌干燥,大汗出,脉洪大有力,夏季热等属于热在气分者。

另外,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加减配伍。如果出现中暑,身热,汗出,足冷,脉微而渴。患者可以白虎汤配伍人参进行治疗。

白虎汤配伍人参方药组成

知母(六两),石膏(碎,绵裹,一斤),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热病津气两伤证,症见高热烦渴、气短肢软、脉大无力、汗出、背微恶寒。

患者根据病情还可酌情加入银花、连翘、石斛、西瓜翠衣、六一散等。中暑并不可怕,只要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恢复是很快的。

3、揉掐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揉掐0.5~1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4、掐十宣穴

十宣穴:位于双手十指尖端正中,距指甲约0.1寸处。

用一手的拇指指甲和食指指甲,分别掐另一手的五个指头的指尖,每个指尖10~20秒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开窍醒脑,清心泄热。

5、合按内、外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两筋之间。

6、外关穴

位于手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尺桡两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7、按揉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将右手中指指腹放于大椎穴上,食指、无名指、小指附于穴位旁,中指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清泄暑热,通络镇痛。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几个有效缓解中暑症状的穴位,建议各位朋友牢记,如果身边有人突发中暑,也可以派上用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突然中暑怎么办 轻度中暑有妙招


突然中暑怎么办 轻度中暑有妙招

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居处劳作,暑邪便会乘机侵入而发病。病人通常会出现高热、口渴、大汗或无汗、面色红赤等症状,中医认为暑为阳热之邪,容易耗伤人体气阴。一旦中暑,应当立即采取急救降温措施,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中暑降温方法。

1、擦药疗法

用风油精把手涂湿或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2、物理降温

一般只要脑门、胸口、手臂内侧、腿脚内侧用井水浸过毛巾冷敷即可,若要使患者高温迅速降低可将患者浸浴在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在物理降温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和记录肛温,待肛温降至38.5℃时,应即停止降温,将患者转移到室温在25℃以下的环境中继续密切观察。如体温有回升,可再浸入4℃水中或用凉水擦,或淋浴或在头部、腋窝、腹股沟处放置冰袋,并用电扇吹风加速散热,防止体温回升。老年体弱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不能耐受4℃浸浴,有些患者昏迷不深,浸入4℃水中可能发生肌肉抖动反而增加产热和加重心脏负担。可应用其他物理降温方法,多准备井水浸冷毛巾,亦可用酒精擦拭体表,促进散热。

3、刮痧疗法

侧过身子,用犀牛角或水晶、翡翠多次刮背部。或针刺大椎、耳根后、舌尖、舌下出血以泄热。还有一点必须要申明,夏天热感冒,不可用辛温药过于发汗,一旦过汗伤阴,容易转成热射病,内脏随之受损。当然每天早餐时吃几片姜,或者早餐约一小时后喝一杯姜茶,也有一定的通气生津防中暑的作用。若已中暑,已伤阴,则不适合用喝姜茶来治疗,因为姜属于辛温发散之物。

4、刺血疗法

取穴部位:大椎、曲池、十宣、曲泽、委中、金津、玉液。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 退汗出,诸症消失。

对于轻度中暑患者,一定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否则发展成重度中暑,患者就会出现抽搐、痉挛等症状,容易威胁生命安全。

突然中暑怎么办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症状比较轻,通常会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症状,而重度中暑就比较严重了,患者通常会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肌肉痉挛,冷汗淋漓,脉搏细弱,甚至出现晕厥、手足抽搐等现象。而对于先兆中暑或者轻度中暑的患者,我们可以施以按摩手法作为一种应急措施进行急救,但是对于重度中暑患者,则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以免危及生命。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有效的按摩急救手法。

首先,患者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1、按揉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掌心横纹中,当第三掌骨的桡侧,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劳宫穴上,其余四指紧附手背,适当用力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镇静安神,疏通心络。

2、掐人中穴

人中穴:位于鼻下沟的上中1/3交界处。将一手半握拳,拇指伸直,指尖放在人中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

功效:开窍醒神,疏风清热。

3、揉掐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揉掐0.5~1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4、掐十宣穴

十宣穴:位于双手十指尖端正中,距指甲约0.1寸处。

用一手的拇指指甲和食指指甲,分别掐另一手的五个指头的指尖,每个指尖10~20秒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开窍醒脑,清心泄热。

5、合按内、外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两筋之间。

6、外关穴

位于手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尺桡两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7、按揉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将右手中指指腹放于大椎穴上,食指、无名指、小指附于穴位旁,中指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清泄暑热,通络镇痛。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几个有效缓解中暑症状的穴位,建议各位朋友牢记,如果身边有人突发中暑,也可以派上用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暑的病人通常伴有高热、口渴、大汗或无汗、面色红赤等症状,属于暑入阳明证。暑入阳明,暑病证型之一。《伤寒指掌》卷四,吴坤安谓:“凡大热大渴,干呕唇燥,舌苔黄厚,六脉洪数,此暑邪入于阳明也。黄连香薷饮及益元散;大热、大渴、大汗者,白虎汤。”

白虎汤

组成:石膏一斤,碎(50g) ,知母六两(18g) 炙甘草二两(6g), 粳米六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口舌干燥,大汗出,脉洪大有力,夏季热等属于热在气分者。

另外,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加减配伍。如果出现中暑,身热,汗出,足冷,脉微而渴。患者可以白虎汤配伍人参进行治疗。

白虎汤配伍人参方药组成

知母(六两),石膏(碎,绵裹,一斤),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热病津气两伤证,症见高热烦渴、气短肢软、脉大无力、汗出、背微恶寒。

患者根据病情还可酌情加入银花、连翘、石斛、西瓜翠衣、六一散等。中暑并不可怕,只要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恢复是很快的。

预防中暑喝什么


预防中暑喝什么

西瓜翠衣饮:西瓜鲜外皮(称西瓜翠衣)200克,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待凉后去渣取汁,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本品具有清暑热、利小便的作用。

酸梅汤:乌梅50克,桂花5克,水1000~1500毫升。将乌梅浸泡半小时,煎煮15分钟后放入桂花,再煮沸1~3分钟后过滤取汁,加入白糖适量和食盐少许,待冷后代茶饮。本品有清暑开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绿豆汤:绿豆100克,大米20克(加入少量大米,能够去除绿豆的苦涩味),水3000毫升。将绿豆、大米及水放入高压锅中煮沸20分钟,待凉后饮用。本品有消暑热、止烦渴的作用。(用绿豆100克,大米200克,煮为绿豆粥,有健脾消暑止渴的作用。)金银花(又名双花)10克,绿茶3~5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可防治痢疾、痱毒等。

菊花茶:白菊花10克,开水浸泡,加冰糖适量,代茶饮,有清热明目、消暑止渴的作用,特别适合于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饮用。

薄荷凉茶:鲜薄荷叶10克,绿茶3~5克,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待凉后饮用,有清凉止渴、祛风利咽的作用,适用于夏季外感风热较轻者。

荷叶凉茶:鲜荷叶20克,开水浸泡,加冰糖少许,凉后饮用,有消暑止渴、降脂减肥的作用,适合于肥胖者夏季饮用。

炎热夏季宝宝极易中暑

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

2、让宝宝仰卧,维持呼吸道的通畅,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降温。如宝宝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3、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少量多次饮淡盐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也可以给宝宝喝一些鲜果汁;还可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4、不要让宝宝吃油腻食物。过多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中暑的治疗原则

1、立即移至阴凉处或空调室中,并给予物理降温。

2、重量症者迅速降温,头部戴冰帽、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附近放冰袋,静脉注射复方氯丙秦。

3、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4、防治合并症控制感染。

中暑的用药原则

1、物理降温、氯丙秦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有心力衰竭病例应快速洋地黄化。

3、脑水肿病例除降温外,静滴20%甘露醇、速尿和糖皮质激素。

4、肾脏损害病例应用速尿无效者,应及早进行腹透或血液透析。

5、选用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抗生素,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给予相应诊治。

中暑的应急措施

炎热的夏季宝宝极易中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温防暑是非常关键的。

1、应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平卧休息。

2、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有条件可用30%酒精擦身降温,还可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

3、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些绿豆汤,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4、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中医预防中暑之道


夏日高温,人体排汗系统旺盛,民众从事爬山、慢跑及球类等活动时,要注意补充水份,以免体力失去平衡。

中医专家提供几招中医食疗及穴道按摩

让民众不仅做外在防晒,更可透过内服调养身体,避免在炎炎夏日中暑伤身。

专家表示,民众在艳阳下从事户外活动,最好避免在上午十时至下午三时烈日当空,而出门前最好涂抹防晒油,携带遮阳伞及帽子,这些措施不只是预防皮肤晒黑,也能预防晒伤、中暑、脱水发生。

中医认为暑热伤阴伤气,利瓦伊哲医师说,一般治疗中暑可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方使用。

若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出汗,可准备沙参五钱、麦冬五钱、甘草二钱、五味子二钱、黄耆五钱煎煮服用,服后令人气力涌出,喝起来入口酸但马上转为甘,不需加糖就有甘味。

另外本草纲目记载,冬瓜有生津止渴、消暑的功效,味甘性凉,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清胃降火等功效,很适合在夏季「清凉补」。

对爱美的瘦身族而言,是夏日减肥的良品,有些人的皮肤在夏天容易长小粉刺,每天喝一碗冬瓜粥,可预防夏日皮肤做怪。

而市面上的冬瓜茶多半太甜,可以购买新鲜冬瓜洗净去籽后,连皮切块加水炖煮至软烂,可直接饮用,也可用果汁机打成泥后过滤,再加上少许的糖,就是原汁原味又不会发胖的冬瓜茶。

除以中药调理或凉饮止渴外,穴位按摩也可治疗中暑、安定心神,民众可取后颈部大筋两旁凹陷,与耳垂平行处的风池穴,以食、中指一起按摩,及找下嘴唇正下方的凹窝承浆穴按压之。

另取手掌根部末端圆形小骨前方凹陷处神门穴,以达到放松颈肩部肌肉、缓解头晕头痛及颈项疼痛、生津止渴、镇静安眠、缓解紧张的作用。

夏季让你不中暑的妙招


本文导读:中暑是夏季常见的一个症状,那么中暑的症状有哪些呢?夏季要如何预防中暑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中暑常见的症状: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C。

中暑的原因:

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的措施,常易发生中暑。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亦可发生中暑。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及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心血管病、广泛皮肤损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应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胆碱能神经药物而影响汗腺分泌等常为中暑的发病因素。

那么夏季要如何预防中暑呢?预防中暑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预防中暑的妙招。

预防中暑的方法: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最后小编提醒:夏日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所以大家外出的时间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实在是要出门的,在出门前也要做好防晒,防中暑的工作。防晒霜是必不可少的。

预防中暑的妙招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