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怎么做 > 导航 > 芸豆怎么做

芸豆怎么做

2019-10-15

中医穴位治病怎么做呢

养生怎么做。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如何在中医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穴位治病怎么做呢”,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人体中有很多的穴位,而每个穴位有着不同的作用,经常按某个穴位还能治病呢,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因此很多人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喜欢看医生、不喜欢吃药,认为躺一躺、歇一歇就过去了,平时不舒服的时候也可以按压一下身体穴位而且穴位按摩自古以来就一直颇受中医推荐,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穴位按摩能治哪些疾病,我们一起看看吧。

   休克按压人中穴

   当我们中暑、中毒时,身体会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而导致休克,情况十分危急,与其等待医生救援,不妨可以试着按压人中穴可以急救。

   人中穴位置在鼻子和上嘴唇中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我想各位看过武侠片都会看到里面有人昏迷,旁边人都会按压那个部位,不一会人就醒了。因为按压人中穴的话,穴位得到刺激,会有血压升高、呼吸中枢兴奋的作用,使人可以快速醒来。夏季如果看到有谁中暑的话,不妨试试按压他的人中穴,让他可以快速醒来。

   疼揉按太阳穴

   当工作压力大或者喝完酒后,很多人头都会痛,头痛的时候可以揉按太阳穴来缓解疼痛。

   太阳穴位置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位于眉梢两侧凹陷处,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穴位,在头痛的时候,可以将指尖按压太阳穴并顺时针旋转1分钟,可以有效刺激大脑,缓解疼痛。如果觉得大脑疲劳的话,也可以揉按太阳穴,可以有效解除疲劳、提神醒脑。

   咳嗽按压少商穴

   很多人在闻到刺激性味道,如烟味、辣味,或者感冒的时候都会咳嗽不止,非常难受,而且咳嗽止不住的话,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其实咳嗽的话,可以试着按压少商穴。

   少商穴位置在大拇指外侧指甲下方部位,如果咳嗽不止的话,可以用力按压这个部位,直到有酸痛感为止,可以有效快速止咳。如果咳嗽比较严重的话,可以用针戳破少商穴,流出三到五滴血,少商放血其实就是将肺部过热的气血流出,使肺部不再过热。

   胃痛揉按足三里穴

   很多人肚子痛的时候都会下意识揉肚子,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揉肚子哪个地方可以有效缓解胃痛。胃痛的时候揉按双腿足三里穴就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眼下三寸地方,胃痛的时候可以蹲下来,然后揉按这个部位三到五分钟,直到感觉到有酸痛麻胀感后,胃痛也就减轻了。脾胃不适的人也可以多揉按这个部位。

   流鼻血捏脚后跟

   相信很多人都会突发性流鼻血吧,很多人流鼻血的时候都会用水拍头,然后高举右手来止血,或者直接用纸巾堵住鼻孔止血,可是如果周围没有水跟纸该怎么办呢?

   如果条件很简陋的情况下,可以找到脚后跟踝关节和足够股之间的凹陷处,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那个部位,大概三分钟就可以止血,而且如果是左边鼻孔流血,那就捏右脚跟,右边鼻孔流血就捏左脚跟。

   上面所介绍的就是穴位治病的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另外想要告诉大家,穴位按摩,可起到调节身体机能的功效,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因此,当我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防试试以上穴位按摩,以减少病痛引起的不适,但这只能作为辅助治疗,还是要去看医生的哦。

yS630.Com相关推荐

中医治病养生煲汤怎么做


  

    在中医治病的养生的同时,最为推荐的大概就是食疗,时下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吃什么养生成为了很多人常见的问题。随着季节的变化,环境的影响,人的生理功能、新陈代谢也随之发生变化。入秋后,肺是最容易被伤害的。如果肺没调养好,人易大便干燥,干燥脱皮等皮肤问题。那么什么才是适合秋季养生的汤呢?下面就让我来介绍几种吧。

    1、沙参银耳汤

材料:银耳10克,百合5克,北沙参5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诸药煎2次,每次两碗水成一碗,煎约40分钟,合并药液,服时加热,加冰糖少许,早中晚服用

功效: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2、银百秋梨羹

材料:银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适量。

做法: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蒸1小时后,食梨喝汤。

功效:有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干咳少痰者。

    3、银耳雪梨膏

材料:银耳10克,雪梨1个,冰糖15克

做法:梨去核切片,加水适量,与水发银耳同煮至汤稠,再加入冰糖溶化即成。每日2次,吃梨耳饮汤。

功效: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4、茉莉银耳羹

材料:茉莉花3克,银耳25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银耳发开摘净,加水炖烂,调放冰糖、茉莉花,煮沸即成。

功效:可滋阴养肺,适用于肺躁干咳少痰、胸中隐痛、头昏、眼睛干涩等。

    5、银耳莲子汤

原料:银耳、莲子、红枣、冰糖。

做法:

1、将银耳用冷水泡15分钟这样,待发后,去粗蒂,切小块备用;

2、锅中加入清水,先下莲子大火烧10分钟;

3、将红枣洗净后,连同处理过的银耳加入锅中,大火煮5分钟;

4、然后转小火煮约1个小时这样,不时搅拌一下,否则银耳有可能会粘锅,最后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以上讲的这几种就是非常适合秋季的养生汤,秋季最适合的就是养肺,银耳就是不错的润肺食材。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其实远超燕窝,并且价格便宜。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 《本草纲目》列为“本经上品”。银耳的吃法有很多,上面介绍的几种吃法不管是对于养生还是味蕾,都是一种享受。

痛风穴位按摩怎么做呢


痛风是一种令患者感到疼痛剧烈的疾病,主要发病于四肢末端以及关节部位,常出现肿痛症状,而且疼痛指数异常高,让患者难以承受。痛风的发作是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因此,在治疗方法显得非常困难。而通过一定的按摩能够很好的解决痛风问题,下面就来看看痛风穴位按摩怎么做呢?

关于痛风之证的改善方法并不少,比如说食疗、药疗、运动、熏蒸以及其他方式等等。大家都知道,中医在治疗痛风这一块儿有着独特的优势,比如说导引按摩。

1.足三里

不少酷爱中医的人士应该知道,这个穴位是一个保健要穴,但是,对它的认识千万不要仅仅局限于此,要知道它还归属于足阳明胃经这条经脉,而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这才是足三里适合痛风患者的关键点所在,痛风的发生多因机体正气的不足,并且痹久日深的话,气血也多表现为不足的征象,因此,才选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来改善疼痛的症状。

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

2.解溪

解溪也在足阳明胃经这条经脉上面,所以它具有和足三里一样的优势,不同的是,这个穴位如同其“溪”一样,解溪--解水、解湿,故对于由“湿邪”独重所致的痛风之症的缓解效果是最好的,并且这个穴位又刚好在脚踝关节附近,它可以用于踝关节病、下肢痿痹以及足下垂病等疾病的治疗。

解溪的定位: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3.血海

与前两个穴位不同,这个穴位并不在足阳明胃经上面,而是在脾经上面。不过选取这个穴位用来改善痛风主要是因为它是“血海”,各大医家认为痛风的治疗因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所以痛风的“敌人”少不了血海就是这个缘故!

血海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中医调养肠胃怎么做呢


   日常的新陈代谢,日常的肠胃蠕动状况,都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健康,那么成为什么疾病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肠胃不健康,就会造成腹部疼痛,肺炎等等多种疾病,那么为了身体的健康,对于长期的胃病患者,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养,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调养肠胃怎么做呢!

山药百合大枣粥:将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适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苡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本粥特别适合肠胃病中医辨证属胃阴不足者,患者常表现为胃脘少腹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

砂仁羊肉汤:将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数片及适量羊肉共煮汤,熟后放入适量食盐服食。每周3次。其中砂仁温中化湿、行气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温理气;羊肉辛温补虚、养胃散寒。砂仁羊肉汤具健脾散寒、温胃止痛的作用,特别适合胃病中医辨证属脾胃肠虚寒者,患者常表现为胃脘小肠与隐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

木耳炒肉片:将黑木耳干品15克用温水发好、洗净,猪瘦肉60克切片放入油锅中炒两分钟后,加入发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食盐适量,清汤少许,焖烧5分钟即可服食。每周3次。其中黑木耳益胃滋肾、调理中气,与猪瘦肉合用,可补益脾胃、调理中气。特别适合因为情志不畅所致的胃病,中医辨证属肝气犯胃者,患者常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连及胸胁、嗳气反酸,老放屁,大便稀得多、大便花了、滑利糖,每因情志因素而发,苔薄白、脉弦。

除了合理选择药膳外,肠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防止胃酸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第二,避免过多食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浓茶、浓咖啡、酒及过热、过甜的食物;第三,不要睡前进食(尤其是饱食),因夜间进食影响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或加重胃溃疡。

   以上就是中医调养肠胃等一系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饮食的方法来进行调理,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药膳,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时期,比如秋冬季节,这时候天气比较寒冷,我们应该多吃更懂一些温暖的食物,不要吃一些凉性食物,否则会对肠胃产生损伤。

中医怎样治病呢


   

   在当今社会,医疗水平十分发达,各种医疗手段都十分先进,中医和西医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弊端,中医讲究从内到外的调解,西医治疗疾病的时候疗效显著,但是西医治疗时,很多时候不能从根本上去除病灶,所以局限性很大,因此现在很多人还是用还是用中医治疗,这样从根本上治疗疾病,那么,中医是怎么治疗疾病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五、

   

   正治与反治

   正治与反治都是抓住疾病本质的治疗方法。

   1.正治法 是指一般正常情况常用治法,即采用性能与疾病本质相反的药物来治疗的方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都是逆病象而治,故又称“逆治”。

   “寒者热之”,即寒证用热药治疗。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法;里寒证用温补法;阴疽流注用温补和阳法等。

   “热者寒之”,即热证用寒药治疗。如流脑、乙脑等温热病用清热解毒法;血热出血,用清热凉血法,里热实证,用清热泻火法等。

   2.反治法 是指反常、少用的治法,即采用性能和疾病表面现象相同的药物来治疗的方法。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的原则。这是因为某些复杂严重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病变本质不符,出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实证如虚、虚证如实的假象,故在辨证论治时必须透过现象,治其本质,采用顺从病象的治法,故称为“反治”或“从治法”。

   “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对某些有寒象的病证用寒药治疗。本法适用于真热假寒证(里热表寒、内热外寒)。例如肺炎病人,高热而又有四肢厥冷,中医称之为热厥证。这是由于邪热内炽,里热太甚,阳郁于内,阴格于外,阳气不能畅达四肢所致。这种病理变化叫“阳盛格阴”,治宜用寒药解除真热。

   “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对某些有热象的病证用热药治疗。本法适用于真寒假热证(里寒表热,内寒外热)。如亡阳虚脱的病人,本质是阳衰内寒,阴邪太盛,格阳于外,致使阳气上浮反见面红、心烦、发热感等“假热”现象,中医称之为戴阳证,治宜用温热的人参、附子回阳救逆。

   以上所说的反治法主要是针对疾病所反映于外的现象而言,看来它虽与正治法相反,且具体措施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讲,与正治法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针对疾病本质而设的治疗法则。

   根据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中医是从根本上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用多种办法帮助我们诊断,确定病因,这样才能根据疾病的现象来找到疾病的根本所在,才能彻底根治,因此中医是从根本上帮我们治疗疾病的,比西医治疗更加的彻底,更加的全面。

中医拔罐治病常用九大穴位


导读:中医拔罐治病常用九大穴位你知道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拔罐可以治疗疾病,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有行气活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除风湿等功效。因为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成了民间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拔火罐常用的九个穴位,也是主要治病的穴位哦。

中医拔罐常用的九大穴位:

一、合谷穴。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二、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三、内关穴。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四、三阴交穴。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五、大椎穴。

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六、百会穴。

百会别名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功效。其提升作用显著,对脏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否则密封效果不好,影响疗效。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

七、背俞穴。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八、神阙穴。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五、背俞穴。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九、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

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中医养生,选择拔罐,上述九大穴位大家要所了解,这样,在拔罐时才能有的放矢。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安全地拔火罐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如何安全地拔火罐?

1. 检查罐口是否光滑

由于拔罐时所产生的负压较大,如果瓶口不光滑,很容易在起罐时扎伤皮肤,在皮肤上留下创面。因此,玻璃罐使用之前一定要用手摸摸瓶口是否光滑,看罐身是否有裂口,有的话一定要及时换掉。

另外,有的人较瘦,皮肤组织不够丰富,拔罐前可以在皮肤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或石蜡油、菜油,这样更容易操作,也不会漏气。

2. 酒精棉球别碰罐口

拔罐前,要先将罐中的空气排出后才能形成负压使用。有的人用投火法,即用棉球或纸蘸上酒精后投进去,但这比较容易起火。吴凤杰技师建议,在家可用闪火法,用棉球蘸些酒精或白酒,把棉球点燃,用镊子或钳子夹着放入罐中,三五秒后立即拿出来,这样玻璃罐中氧气迅速消耗,形成真空,就可以直接拔罐了。

如果燃烧时间太长,空气会重新进去,没有负压产生,就拔不起罐;若时间短了,空气没有消耗尽,同样拔不起罐。

总的来说,闪火法风险较小,但要注意,酒精不能滴来滴去,玻璃罐用之前一定要检查,不能沾上酒精。此外,一定不要把燃着火的棉球放在瓶口,否则瓶口温度高,放在皮肤上就可能烫伤。

3. 留罐别超过20分钟

拔罐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15~20分钟即可,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如果皮肤特别娇嫩,则不宜超过15分钟。吴凤杰技师提醒,曾经有个病人拔罐五分钟就起泡了,可见每个人时间都不太相同,可以通过玻璃罐随时观察,发现异常要及时拔掉。

而在使用多罐时,排列一般不宜太近,否则易因牵拉产生疼痛,同时罐子互相排挤,也不易拔牢。

4、起罐时别硬扯

由于罐吸附在皮肤上,起罐时如果生拉硬拽,会感觉非常疼,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子即能脱下。

需要提醒的是,处于饥饿状态、大出血、大汗、长期腹泻、过度疲劳的人,一定不能拔罐,否则很容易晕罐,出现休克症状,一定要休息后,症状缓解了才可以拔罐。此外,在家还可以使用真空罐,效果跟玻璃罐差不多,也更易操作、更安全。

面瘫艾灸穴位怎么做


面瘫的治疗手段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艾炙是治疗面瘫的一种较好的手段。我们知道,面瘫是冷风侵袭经络,治疗重点是把经络的“风”驱撤除。我们看一下面瘫艾灸穴位有哪些?

印堂穴: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推拿印堂穴可穴位起到醒神、消灭头痛、通血络等效用。

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平常 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等。

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方,前额两侧,外眼角延伸线的上方。 在两眉梢后凹陷处。太阳穴阳经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惫、牙痛等疾病。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以为常用此法可保留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当人们长时候一连用脑后,太阳穴每每会呈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触,这便是大脑疲惫的旌旗灯号。这时施以推拿结果会特别阳经明显。 推拿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可以或许排除疲惫、奋发物质、止痛醒脑,而阳经且能连续保留注意力的集结。

四白穴:位于人美观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找这个穴位时,可以先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穴位放在紧靠鼻子两侧处,中指尖位于鼻子中部即鼻长二分之一处,拇指支持鄙人颌骨的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食指尖所指的处所便是四白穴。常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治口眼歪斜;配攒竹穴治眼睑(目闰)动。

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此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阳经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伤风等。按压此穴可止牙痛,另有通便功效。

地仓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舌外侧,上直对瞳孔。

颊车穴:人体颊车穴位于脸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品味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治疗面瘫平常向地仓穴透刺。

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颧髎穴: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目赤,目黄,齿痛,及面神经麻木,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斜刺或沿皮刺0.5-1寸。

翳风穴: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治面瘫时可向下颌骨前方的上下方透刺。

合谷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针灸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便是合谷穴。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是一个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通常颜面上的病,项牙痛、头痛、发烧、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别的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针灸赐与较强的刺激,妊妇平常都不要推拿合谷穴。

中医穴位治病怎么做呢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