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脾的养生季节 > 导航 > 养生的吃的

脾俞穴的准确位置图解

脾的养生季节。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中老年人关注的话题,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脾俞穴的准确位置图解》,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脾俞穴位在哪?脾俞穴位的准确位置图是怎样的?脾俞穴位于我们的背部,下面我们来看看脾俞穴位的准确位置图,以及按摩脾俞穴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功效

准确位置

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脾俞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缓解治疗消化性溃疡、脘腹胀痛粑颇岔鲷、 胃下垂、胃炎、胃出血、消化不良斤舻浑趸、泄泻、痢疾、肝炎等。

2.缓解治疗胸胁支满、呕吐噎膈、便血、带下、糖尿病、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 脾俞穴人体穴位配伍:脾俞穴配足三里穴治腹脱 、便秘。 脾俞穴穴义: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脾俞穴名解:脾,脾脏也。俞,输也。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脾俞穴的功效: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

温馨提示

针刺脾俞穴的方法:脾俞穴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腰间。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艾灸脾俞穴的方法:脾俞穴艾炷灸5~7壮,脾俞穴艾条温灸10~15分钟。

ys630.COm精选阅读

脾俞穴的准确位置图解,以及取穴方法


脾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脘腹胀痛、胃出血、消化不良、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作用。

穴位位置

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

在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左右旁开两指宽处。取穴时,采用俯卧位取穴。

解剖位置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1肋间和肋下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肌支。

功能作用

1、缓解治疗消化性溃疡、脘腹胀痛、胃下垂、胃炎、胃出血、消化不良、泄泻、痢疾、肝炎等。

2、缓解治疗胸胁支满、呕吐噎膈、便血、带下、糖尿病、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

肾俞穴怎么找_肾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肾俞穴怎么找?按摩肾俞穴可以提高性欲,增强性功能,改善性生活。那么肾俞穴怎么找?肾俞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肾俞穴怎么找

人体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别名

高盖。

穴名解析

1、肾俞。肾,肾脏也。俞,输也。肾俞名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高盖。高,天部也,气也。盖,护盖也。高盖名意指肾脏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为肾脏输出的寒湿水气,所处为天部,为卫外之护盖,故名高盖。

肾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取穴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二指宽)处。

穴位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主治

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异常,水肿,耳鸣,耳聋,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水湿之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水湿之气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

外散肾脏之热。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穴位配伍

配太溪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配翳风穴、耳门穴治耳鸣、耳聋。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5~l寸。

穴位养生

1、按摩肾俞穴降血压。坚持按摩、击打、照射肾俞穴,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每日临睡前,坐于床边垂足解衣,闭气,舌抵上腭,目视头顶,两手摩擦双肾俞穴,每次10~15分钟。每日散步时,双手握空拳,边走边击打双肾俞穴,每次击打30~50次。

2、按摩肾俞穴提高性欲增强性功能。两手的大拇指按于肾俞穴。其余手指包住腰部。用力按压5秒之后,慢慢减压;5秒之后再按压,反复按摩20次。

3、擦肾俞穴有强肾壮腰的作用。每晚临睡前,坐在床边,两腿自然下垂,用双手搓擦两侧肾俞穴(第二腰椎下,旁开1.5寸处)120下。

以上就是肾俞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肝俞穴在哪里_肝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肝俞穴在哪里,肝俞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肝俞穴可以治疗胃肠病,那么肝俞穴在哪里?肝俞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肝俞穴在哪里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穴名解析

经穴名。出《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肝,肝脏也。俞,输也。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肝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的取穴姿势,肝俞穴位于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开1.5寸(或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皮肤由第八、九、十胸神经后支外侧支重叠分布。穴位深部对第九肋间隙呐的结构。在胸、腹腔内则对应胸膜腔、肺、膈、肝、脾与胃。肝、脾为实质性器官,血液供应丰富。因此,如盲目针刺时,不能提插,不能捻转,应立即起针,应严密观察有无内出血现象。

功用

疏肝理气、降火退热、益肝明目、行气止痛等。

主治

1、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黄疸。

2、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睑下垂,结膜炎,青光眼,夜盲症,视网膜炎。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精神病。

4、外科系统疾病:淋巴结结核,胃出血,肠出血,胆石症。

5、其它:月经不调等。

穴位配伍

1、配百会穴、太冲穴主治眩晕、头昏头痛,有清热明目的作用。

2、配支沟穴、阳陵泉穴主治胁痛。

3、配太冲穴治目眩。

4、配肾俞穴、太溪穴主治健忘、失眠,有滋阴养血补肾的作用。

5、配大椎穴、曲池穴,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作用。

操作方法

1、刺法: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2、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结膜炎、夜盲症、近视等。配太冲主治胁肋疼痛;配肾俞、太溪主治健忘、失眠;配光明主治目昏。

穴位养生

按摩肝俞穴可以缓解治疗胃肠病、胸痛腹痛、脊背痛等;治疗皮肤粗糙、黄疸、老人斑等;治疗肝病、失眠、吐血、目眩等症状。

取穴时以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为准,用力不可过大,手法要轻柔缓和。每次持续10秒左右再放开,然后再按,时间以5分钟为宜,每天1~2次,比如起床时或者睡觉时。当然,如果你觉得麻烦,还有一个偷懒的方法,那就是用背部撞墙,离墙根10~15厘米处站立,撞个5-10分钟也可,只不过效果肯定没按摩好。

文献摘要

1、《针灸甲乙经》: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

2、《千金方》:肝俞、脾俞、志室,主两胁急痛。

3、《铜人》:治目生白翳。

4、《针灸大成》:黄疸,鼻。

以上就是肝俞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腰俞穴的准确位置图及腰俞穴的作用


腰俞穴 位于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腰俞。腰,腰部也。俞,输也。腰俞名意指督脉的气血由此输向腰之各部。按摩腰俞穴可缓解治疗腰脊痛、便血、腹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下肢痿痹等。

取穴位置

腰俞穴属于督脉穴位图,腰俞穴位于人体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取穴时一般采用俯卧姿势,腰俞穴位于腰部,臀沟分开处即是。

穴位配伍

1、腰俞穴配太冲穴缓解治疗脊强反折、抽搐;

2、腰俞穴配膀胱俞穴(灸)、长强穴、气冲穴、上髎穴、下髎穴、居髎穴缓解治疗腰脊冷痛。

3、配长强、膀胱俞、气冲、上髎、下髎、居髎,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腰痛、髋胯痛。

4、配环跳,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冷风冷痹,髋部寒痛。

5、配照海,有益肾调经,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经闭,经少,小腹胀坠。

6、配悬钟,有强筋壮骨的作用,主治足痹不仁,足痿软不用。

功能主治


腰俞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腰俞穴可以治疗痔瘘、痔核、裂痔等疾病。此外腰俞穴也是治疗腰部、腿部以及内脏疾病的重要穴位。

穴位疗法

按摩腰俞穴

用拇指指腹按揉腰俞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缓解治疗腰脊痛、便血、腹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下肢痿痹等。

艾灸腰俞穴

腰俞穴艾条灸5-15分钟,腰俞穴艾炷灸3-7壮。

针刺腰俞穴

腰俞穴向上穴斜刺0.5-1寸。

肝俞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肝,肝脏;俞,输注。穴为肝脏气血输注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

【位置】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

疏肝利胆,理气明目。

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的作用。

【主治】

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等。

【日常保健】

指压第九、十根胸椎之间左右1.5寸处的“肝俞穴”,能使胃功能恢复正常,对于治疗宿醉也有显著功效,除指压“肝俞”穴外,也可握拳敲打。

膀胱俞穴在哪里_膀胱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膀胱俞穴在哪里?膀胱俞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膀胱俞穴可增强膀胱功能,那么膀胱俞穴在哪里?膀胱俞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

膀胱俞穴在哪里

膀胱俞穴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穴名解析

膀胱,膀胱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膀胱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此穴位于身体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二骶后孔齐平。取穴时常采取俯卧的姿势。

穴位解剖

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

功用

清热利湿,通淋止痛。膀胱俞可增强膀胱功能。

主治

主要用于泌尿方面的疾病,可疏通膀胱、提高膀胱功能。膀胱俞对于小便困难、尿频、尿失禁、腹泻、便秘、腰酸背痛、手脚冰冷等症状也有不错的疗效。其还可排除多余水分,消除腿部水肿。

穴位配伍

1、配中极、阴陵泉,用于小便不利。

2、配天枢、石关,用于腹胀,便秘。

操作方法

1、刺法:直刺0.8~1.2寸。不宜深刺;针刺时,局部有酸胀感。

2、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0分钟。

3、按摩法:双手叉腰,以拇指指腹加以按压。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腹泻、遗尿、小便不利、便秘、肠炎、坐骨神经痛、腰脊强痛等。

穴位养生

膀胱俞穴作为膀胱的背俞穴,就像是膀胱的排污口一样。膀胱气化功能出现异常,导致小便不利,在膀胱俞穴上就会有所反映。反过来,通过刺激膀胱俞穴,就可以调节膀胱的功能,从而改善小便不利的情况。

以上就是膀胱俞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肾俞穴准确位置,主治功能有哪些?


【取穴位置】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位置】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功能主治】

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穴位配伍】

配太溪、三阴交治月经不调;

配翳风、耳门治耳鸣、耳聋。

【穴位治法】

直刺0.5~1寸。

【附注】

(1)肾的背俞穴。(2)据实验观察针刺对正常人水负荷后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针刺肾俞或京门穴时可抑制肾脏的泌尿功能。

脾俞穴位在哪?以及按摩脾俞穴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功效


脾俞穴位在哪?脾俞穴位的准确位置图是怎样的?脾俞穴位于我们的背部,下面我们来看看脾俞穴位的准确位置图,以及按摩脾俞穴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功效

【位置】

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脾俞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缓解治疗消化性溃疡、脘腹胀痛粑颇岔鲷、 胃下垂、胃炎、胃出血、消化不良斤舻浑趸、泄泻、痢疾、肝炎等。

2.缓解治疗胸胁支满、呕吐噎膈、便血、带下、糖尿病、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 脾俞穴人体穴位配伍:脾俞穴配足三里穴治腹脱 、便秘。 脾俞穴穴义: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脾俞穴名解:脾,脾脏也。俞,输也。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脾俞穴的功效: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

【温馨提示】

针刺脾俞穴的方法:脾俞穴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腰间。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艾灸脾俞穴的方法:脾俞穴艾炷灸5~7壮,脾俞穴艾条温灸10~15分钟。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

主要穴位:脾俞穴、肝俞穴、肾俞穴、膻淘篱跬翎中穴、足三里穴、关元穴、百会穴 配伍穴位:配太白穴、三阴交穴治疗脾气不足者;配神门穴、照海穴,治疗失眠;配四神聪穴、水沟嫁缓赆频穴,治疗健忘者;配太冲穴,治疗肝气郁结。

【治疗虚证哮喘】

主要穴位:肺俞穴、膏肓穴、肾俞穴、太渊穴、太溪穴、足三里穴、定喘穴 配伍穴位:配气海穴、脾俞穴,治疗肺气不足;配关元穴,治疗肺肾两虚;配天突穴,治疗喘甚。

【慢性泄泻】

主要穴位:天枢穴、大肠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配伍穴位:配脾俞穴、太白穴,治疗脾胃虚弱;配期门穴、太冲穴,治疗肝气郁滞;配肾俞穴、命门穴、关元穴,治疗肾阳虚衰;配公孙穴,治疗腹胀;

失眠穴准确位置


失眠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痛苦,那种半夜夜深人静而自己却毫无睡意的感觉很糟糕。所以很多人都在寻找方法缓解乃至治愈失眠,有的人选择喝茶,有的人选择吃药,有的人选择运动。而有另一种传承很多的却被人忽略,那就是针灸,那就得找准失眠穴的位置。

通过对身体中的穴位进行刺激,来达到治病的效果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手法,在人体中蕴藏着一些与睡眠息息相关的穴位。因此,只要找准这些穴位并对其进行按摩,便能很好的起到调节失眠的目的,轻松的将失去的睡眠“抓回来”。

1、然谷穴

然谷穴是调理失眠的一个重要穴位,此穴位在足部内侧,脚窝中间的位置。如果你是由于心火较大,在晚上总会莫名其妙的乱想一通,因为心烦意乱而导致的失眠,那么对然谷穴进行按摩,便能很好的起到缓解失眠的症状。

按摩的时候,首先找准然谷穴的位置,然后手部对其进行轻柔的按压,以此穴位有酸胀的感觉为准。每次按摩的时间保持在3分钟左右便可以了,按摩完之后,你会发现烦躁的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纾解,对于促进睡眠发挥着重要的效果。

不仅如此,然谷穴还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因此,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日常养生中不妨多对此穴位进行按摩。

2、失眠穴

失眠穴,顾名思义,就是缓解失眠的重要穴位。此穴位位于脚后跟的中间位置。在进行按摩的时候,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便是握紧拳头,对失眠穴进行敲击,每次大概敲100次左右便可以。

或者以双手手指的指面对失眠穴进行按摩,而其余的四个指头则轻轻的扶住脚部,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同时,在进行按摩的时候手部的力度一定要轻柔,并且还可以结合一呼一吸方式配合按摩,当按压穴位的时候,放松心情,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的吐出。

在按摩的时候,心里摒弃一切杂念,什么都不去想,不一会便会有困意,因此,按摩失眠穴对于习惯性失眠的人是有很大好处的,所以在睡觉之前不妨关上灯,认真的对失眠穴进行按摩。

少商的准确位置图


二、按摩少商穴可治哪些病三、按摩少商穴的正确手法

少商的准确位置图

1、少商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少商穴的位置位于人体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少商穴的准确位置:在大拇指的指甲角,大拇指指甲角旁开一分,就是这个指甲角一点点。

取穴技巧手拇指末节桡侧,沿指甲桡侧面画一直线与指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按压后会产生疼痛感。

将大拇指伸直,用另一手大拇指弯曲掐按该手大拇指甲角边缘处即是。

有指掌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2、什么是少商穴

少商穴经穴名。属手太阴肺经。出《灵枢。本输》。井(木)穴。别名:鬼信、小商。

“少”,阴中生阳的意思。中国古代的五音六律,分宫、商、角、徵、羽。在中医上,“商”属肺经之根,所以称“少商”。少商名意指本穴的气血流注方式 为漏滴而下。本穴物质为鱼际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经过上部诸穴的分流散失,因而在少商穴的经水更为稀少,流注方式就如漏刻滴下。少商穴在拇指之端,其滴下 的位置是从地之上部漏落到地之下部,即由体表经脉流向体内经脉。

“鬼”,与神相对,指地部或阴类之物。“信”,信用。鬼信名意指本穴流注的地部经水遵守其规律而运行。因本穴为地之天部与地之地部的连通之所,肺经体表经水的运行为漏滴般滴向肺经体内经脉,有如计时之器的漏刻般遵守其运行规律,故名鬼信。

3、按摩少商穴有什么好处

功用主治: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功能作用:清肺利咽,开窍醒神 此穴为肺经之井穴,五行属性属木,其疏通、条达、开泄之作用较强,善清肺泻火,驱邪外出,治疗外感风热郁遏肺经之咳嗽气喘,郁遏鼻、咽之咽喉肿痛、鼻衄。井穴宣泄郁热的作用很强,“井主心下满”,故此穴可治疗热邪内郁,气机阻滞的发热、中暑、呕吐、心下满。井穴又为根穴,是阴阳交会之处,故善调气血阴阳之逆乱,开窍启闭,醒脑宁神,用于治疗经络闭阻、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的中风昏迷、小儿惊风、癫狂等神志病变。井穴为阴阳经气血交会贯通之处,因此具有活血通络之效,可治疗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手指麻木。

按摩少商穴可治哪些病

少商穴主治感冒,发热,肺炎,咳嗽气喘,支气管炎,肺炎,咯血,咽喉肿痛,颌肿喉痹,扁桃体炎,腮腺炎,声哑,失音,中风昏迷,牙关紧闭,中暑呕吐,小儿惊风,癫狂,手挛指痛,指肿麻木,中暑,热病,鼻衄,休克,精神分裂症,癔病,失眠,食道狭窄,黄疸,齿龈出血,舌下肿瘤,口颊炎,脑溢血,盗汗等。

少商穴主治咽喉肿痛、中风昏迷、中暑呕吐、小儿惊风、癫狂、咳嗽、鼻衄。

少商主要用于胸肺、咽部及神志疾患等:如感冒、肺炎、咳嗽气喘、鼻衄、咽喉肿痛、颌肿喉痹、声哑、中风昏迷、癫狂、手挛指痛、热病等,为常用急救要穴之一。

少商主治发热,昏迷,咳嗽,咽喉肿痛,癫狂,鼻衄等。

肺病:咳嗽,气喘,发热[7]。

五官病:咽喉肿痛,失音,鼻衄,牙关紧闭。

神志病:昏迷,癫狂,小儿惊风。

经脉病:指肿麻木。

其他病:中暑,热病,中风。

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烧,支气管炎,肺炎,咯血;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休克,精神分裂症,癔病,失眠;消化系统疾病:食道狭窄,黄疸;

五官科系统疾病:齿龈出血,舌下肿瘤,口颊炎;

其它:脑溢血,盗汗,小儿惊风,手指挛痛。

按摩少商穴的正确手法

1、流行性感冒按摩法:首先两手微握拳,以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往返按摩鼻翼两侧,直到鼻翼呈局部红、热,然后捏拿少商穴30 次。

2、预防中暑中风按摩法:用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少商穴,可治疗中暑、中风昏迷。(用拇指尖轻轻掐揉少商穴,揉到少商穴不痛。)

3、防治慢性咽炎。按摩法:经常用拇指尖轻轻掐揉少商,揉到少商不痛,对防治慢性咽炎非常有效,还可以预防感冒;注意掐按时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受伤。

地机的准确位置图


二、怎样通过地机穴治病三、刺激地机穴要注意什么

地机的准确位置图

1、地机穴的准确位置图

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取穴方法】正坐或仰卧位,在阴陵泉直下3寸,当阴陵泉穴与三阴交穴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取穴。

2、地机穴的名字由来

2.1、地机。地,脾土也。机,机巧、巧妙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脾土微粒随地部经水运化到人体各部,运化过程十分巧妙。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雨降地部后地部的脾土微粒亦随雨水的流行而运化人体各部,脾土物质的运行十分巧妙,故名。

2.2、脾舍。脾,土也。舍,来原也。脾舍名意指本穴为提供脾土物质的来源之处。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脾土物质随雨水的流行而输送人体各部,为人体营养物质的重要来原之处,故名脾舍。

2.3、地箕。地,脾土也。箕,挑土的工具。地箕名意指脾土物质通过本穴而运化。理同地机名解。

3、地机穴能治疗哪些疾病

3.1、胃肠炎

临床用于胃炎,肠炎,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精液缺乏,乳腺炎,下肢痿痹的治疗。本穴为足太阴脾经之郄穴,在单穴应用方面,有报道单刺地机穴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地机直刺1.5寸,留针20分钟。

3.2、痛经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地机乃脾经之郄穴,能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四穴合用,共奏行气活血,温经止痛之功。

3.3、崩漏

关元为任脉穴与冲脉、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清泻三经之湿、热、瘀等病邪,又可疏肝理气,邪除则脾可统血;隐白为脾经的井穴,是治疗崩漏的经验穴;公孙通冲脉,二穴配合可通调冲任,固摄经血。

怎样通过地机穴治病

【疗法原则】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按摩手法】食指指腹点按地机穴周围,寻找最敏感点,用拇指的指腹由轻及重地按压敏感点,以能忍受为度。坚持按压1 分钟,每天进行1~2 次。

【针灸疗法】直刺地机穴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小腿部。

【艾灸疗法】艾炷灸或温针灸地机穴3~5壮,艾条灸地机穴5~10分钟。

【按摩手法】点按、揉法、指推法。

针法:快速进针,捻转或振颤催气,待得气后用徐疾补泻补法,徐进并压针,直至针处出现热感。以热感向涌泉穴走窜并向周围扩散疗效好。压针最长可达15分钟,留针20~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以食指指腹点按地机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五寸胫骨后缘处)周围扪按,寻找最敏感点,用拇指的指腹由轻及重地按压敏感点,以能忍受为度。持续按压1分钟,疼痛会很快缓解或消失。按压后局部可产生酸胀痛感,或向会阴及小腹部放射。点穴法可于经前数日及月经期间进行,每日1~2次。

刺激地机穴要注意什么

1、身心放松

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2、取穴准确

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3、用力恰当

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4、循序渐进

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5、持之以恒

无论用按摩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常须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听会的准确位置图


二、怎样正确按摩听会穴三、按听会穴要注意什么

听会的准确位置图

1、听会穴的准确位置图

位于人体的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正坐仰靠位,在耳屏间切迹前,当听宫直下,下颔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空处取穴。

2、什么是听会穴

别名:耳门穴,听呵,听诃,后关。

2.1、听会

听会者即耳能听闻声音也,此指穴内的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无物阻隔声音的传递也。本穴物质为瞳子髎穴下传的天部寒湿水气,至本穴后,此气吸附了更多的天部寒湿水气并化雨冷降于地,天部气血因而变得虚静,如远处声音听亦能明,故名(除上述解释之外另有一解,此即是从阴阳的角度来解释听会之名。

2.2、耳门穴

耳,穴在耳部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穴名意指胆经气血由此进入耳腔。如听会之解,本穴的气血变化为气态物散热冷降并化为地部经水,经水则循本穴的地部孔隙进入耳腔,本穴如同胆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穴。

2.3、听呵

听,闻也。呵,大声喝叱之意,此指体表外部的声场强度大于体表内部。听呵名意指体表外部的声场强度要大于体表内部耳朵才能听受。听诃名意与听呵同,诃为呵的异体字。

2.4、后关

后,指头的后部,前为阴、后为阳,此指阳气。关,关卡。后关名意指穴外的阳热之气不能进入穴内。理同听会名解。

有颞浅动脉耳前支,深部为颈外动脉及面后静脉;布有耳大神经,皮下为面神经听会者即耳能听闻声音也,此指穴内的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无物阻隔声音的传递也。本穴物质为瞳子髎穴下传的天部寒湿水气,至本穴后,此气吸附了更多的天部寒湿水气并化雨冷降于地,天部气血因而变得虚静,如远处声音听亦能明,故名。

(除上述解释之外另有一解,此即是从阴阳的角度来解释听会之名。听的感官过程为耳朵接收外部声音,也就是从外入内、从阳入阴。由于声音传递的这一过程是从 阳入阴,因此,它要求耳部的气血运行变化也要与此同步,表现出由阳向阴的变化转变,如此,人体外部的声音之阳才能进入体内的阴部,声音感受器才能听之而 会。)

3、按听会穴有什么好处

听会穴主治耳及面颊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聤耳、耳底痛、眩晕、口噤、音哑、齿痛、腮肿、口眼斜等。

现代又多用听会穴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聋哑、神经性耳聋、咀嚼肌痉挛、腮腺炎、下领关节炎等。

听会穴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口眼斜;以及中耳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

五官科系统疾病:突发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疖,颞关节功能紊乱,腮腺炎,牙痛,咀嚼肌痉挛;其它: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

怎样正确按摩听会穴

【治法原则】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手法】每天3次用双手的拇指按揉两侧听会穴,力量稍大,以感觉有些胀疼为度,每次每穴2~3分钟。大家想有好的听力,不妨平时多按这个穴位。

【针刺方法】听会穴,直刺0.3-1寸,不宜深刺。

【艾灸方法】听会穴,艾条灸5-10分钟。

按听会穴要注意什么

按摩方向应同肌肉走向一致:沿肌肉生长方向,轻缓地,有韵律地耐心进行,皱纹同肌肉走向是呈直角的,手与皱纹呈直角运动,也就是顺着肌肉的走向。如果皱纹是横向的,就竖着按摩;皱纹是纵向的,就横着按摩。

按摩使用的手指:按摩时以中指和无名指在皮肤上轻轻画圈,轻到再轻就无法触摸的程度,手指移动要有韵律感,切忌过分摩擦表皮。

按摩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在毛孔张开时按摩效果最好,所以最好在洗澡或洁面后按摩。此外,用热毛巾敷一下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脾俞穴的准确位置图解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