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本草养生 > 导航 > 神农本草经养生智慧

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本草养生。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作者简介

神农不是医药学家,自然也不会是《神农本草经》的真实作者,这一点在中医学界基本得到承认。但是翻开历史,发现有太多的医家都以为《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神农。

神农说最有力的鼓吹者是陶弘景。《集注序录》云:旧说皆称神农《本经》,余以为信然。其后的颜之推,孔志约等也是这样认为的。《颜氏家训》云:典籍错乱,非止于此,譬犹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赵国、常山、奉高、真定、临淄、冯诩等郡县名,出诸药物。孔志约序《新修本草》云:以为《本草经》者,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也。即使到了清代,考据大家赵翼仍迷信陶说,以《本草经》为神农之作,《曝杂记》云:三皇之书,伏羲有《易》,神农有《本草)),黄帝有《素问》。《易》以卜笠存,《本草》《素问》以方伎存。由此可见,在缺乏严谨治学精神和质疑精神的情况下,一个谎言能流传上千年。但也有严谨的学者能够独立思考,对此说提出质疑。梁朝阮孝绪撰《七录》始记有《神农本草经》这本书,计有三卷。是书云:世谓神农尝药。黄帝以前,文字不传,以识相付,至桐雷乃载篇册。然所载郡县多汉时,疑张仲景、华陀窜记其语。

宋代王应麟也对神农著书说提出质疑,其在《困学纪闻》云:今详神农作本草,非也。三五之世,朴略之风,史氏不繁,纪录无见,斯实后世医工知草木之性,托名炎帝耳。宋代叶梦得《书传》云:《神农本草》但三卷,所载甚略,初议者与其记出产郡名,以为东汉人所作。清代姚恒《古今伪书考》云:汉志无本草,按《汉书平帝纪》,诏天下举知方术本草者。书中有后汉郡县地名,以为东汉人作也。陈叔方在其所著《颖川语录》中写到《神农本草经》当中使用的某些药名有故意做雅的痕迹。比如,把黄精写成黄独,山芋写成玉延,莲写成藕实,荷写成水芝,芋写成土芝,螃蟹写成拥剑。这种华而不实的故意做雅,是东汉学风的典型表现。早在西汉《淮南子修务训》中就有: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于神农、黄帝,而后始入说。一语道破当时的风气。

那《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谁呢,通观全书,可以得出此书和《内经》一样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补充和完善。最后的成书时间不会早于东汉。

内容简介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该书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唐抄本 本草集注(15张)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历代有多种传本和注本,现存最早的辑本为明卢复辑《神农本经》(1616),流传较广的是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1799),以及清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1844)、日本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1854)。

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可以治疗哮喘,大黄可以泻火,常山可以治疗疟疾等等。这些都已用现代科学分析的方法得到证实。

在我国古代,大部分药物是植物药,所以本草成了它们的代名词,这部书也以本草经命名。汉代托古之风盛行,人们尊古薄今,为了提高该书的地位,增强人们的信任感,它借用神农遍尝百草,发现药物这妇孺皆知的传说,将神农冠于书名之首,定名为《神农本草经》。俨然《内经》冠以黄帝一样,都是出于托名古代圣贤的意图。

yS630.Com相关推荐

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简介:

本书为选注《神农本草经》之作,徐氏就市中所有,审形辨味,因产地、别名不可尽考,故不作注解,其余内容,均以夹注形式逐一阐释,药物之后又加按语。徐氏着书宗旨在于阐发《神农本草经》药品蕴义,因耳目所及有限,若必尽全经,不免昧心诬圣,故仅择取《本经》药物百种,仍依上、中、下三品予以笺释。鉴于前人注释本草多谈其所当然,故此书从诸药形色、气味、质地、性情、生时、产地等方面阐发其疗病之所以然。书中常针砭时医不明药理之害,又能结合个人临床实践阐述药理,故对后世多有启发。《四库全书》评价其书曰 :凡所笺释,多有精意,较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发明诸条,颇为简要如所称久服轻身延年之类,率方士之说,不足尽信。大椿尊崇太过,亦一一究其所以然,殊为附会。 现存《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刊本十余种,包括初刻本、《四库全书》本、《徐氏医学丛书》本等。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刊行此书影印本。

作者简介:

徐大椿(1693-1771年),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清代江苏吴江县松陵镇人。祖父徐釚,为翰林院检讨,曾纂修《明史》。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徐大椿自幼习儒,旁及诸子百家,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技击无不探究,尤嗜《易经》与黄老之学。年弱冠,补邑诸生。旋改习武,精通技击及枪棍之法,可举三百斤巨石。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读《本草》、《内经》、《难经》、《伤寒》、《千金》、《外台》及历代名医之书,久之妙悟医理,遂悬壶于世。其临证洞晓病源,用药精审,虽至重至危之疾,每能手到病除,为时医所叹服。乾隆二十五年(1686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溥患疾,皇帝诏访海内名医,大司寇秦公首荐徐大椿。帝召之入都,徐氏诊毕奏曰:疾不可治。帝嘉其诚,欲留京师效力,乞归田里。后二十年,帝以中贵人有疾,再召入都。时大椿已七十九岁,自知体衰,未必生还,乃率子徐爔而行,果至都三日而卒。帝惋惜之,赐以帑金,命爔扶榇以归。徐大椿平富于著述,今存《难经经释》二卷、《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医贯砭》二卷、《医学源流论》二卷、《伤寒类方》一卷、《兰台轨范》八卷、《慎疾刍言》一卷。医书之外,尚有《道德经注释》、《阴符经注释》、《乐府传声》等。

《神农本草经》的上品,也是中医的不传之秘


人们常说: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很有道理。那么具体该怎样确定药物在处方中的用量呢?这味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的药物告诉你。《神农本草经》云: 柴胡 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熏。

柴胡能推陈致新,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与其能疏肝理气,除肠中结气,解表退热,祛寒热邪气,升清阳功能有关。

东汉医圣张仲景擅用柴胡解表退热,如创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治邪入少阳,柴胡用至半斤,约合今之120克,(现代有人研究,汉代一两约合今之15.6克,古代秤一斤是十六两,所以,半斤约等于今天120克)。

柴胡中等剂量可以疏肝理气,治胸腹胃肠气滞疼痛。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治疗阳气闭郁,四肢不温者)。小剂量柴胡配伍黄芪,党参能升清阳,治中气下陷。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

我在临床上用柴胡,大剂量解表退热,用量为20~30克,中等剂量柴胡疏肝理气,用量为12~15克,小剂量升举阳气,用量为6~10克。

延伸阅读: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柴胡的功效

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

柴胡的作用

柴胡的性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功能: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主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月经不调。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具有:1、解热、退热作用平稳可靠;2、镇静、镇痛,有解除胸闷胀痛,开郁调经作用;3、抗菌,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4、抗肝损伤作用;5、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第1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具有抑制作用。

主治 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世界最早的针灸专书《针灸甲乙经》


世界最早的针灸专书《针灸甲乙经》

公元256年,晋代医学家皇甫谧,克服疾病缠身的重重困难,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历代针灸学的经验,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出身在富裕家庭,到他这一代已破落,家贫如洗。从小父母早亡,寄养在婶婶家中,但他仍没有改变富贵家庭出身的破落子弟样子。一向好吃懒做,不耐艰苦,成天游手好闲,直到20岁还是目不识丁,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后来经过婶婶的开导和老师的教育后,才发奋读书。

正当他战胜了安闲逸乐的诱惑,感到生活有意义的时候,突然患了风痹病:半边身子象针刺似地难受,有时痛得起不了身,请了几个医生都认为难治此病。他读了《内经》、《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医书后,就在自己身上扎针,有些穴位刺不到就叫儿子进针。就这样,靠针刺、拔火罐、按摩,治好了自己的风痹病。从此,他更努力钻研,决心效法古人整理针灸典籍,要把有用的医术继承下来。他叫儿子、学生一起工作。东汉以后,由于战争频繁,许多竹简都已散失,抄本也残缺不全,皇甫谧把各书中点滴的针灸资料都集中起来,逐条加以核对分折,并结合自己经验决定舍取。

当时,晋武帝闻其名而诏他当皇太子的老师。他为了完成大业,辞掉了高官厚禄,并在婉言辞呈上向皇帝提出借书的要求。皇上为了表示自己是"礼贤下士",居然送给他一批书。皇甫谧十分高兴,抓紧时间攻读,又补充了不少针灸资料。

有时天气不好,风痹病复发,不能执笔,他就躺在床上口述,让学生和儿子记录。经过几年辛劳,终于在他42岁时,写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

这本书共12卷,128篇,书中对人体穴位进行了科学分类,并补充了许多古书中没有记载或没有名称的穴位,确定了349个针灸穴位。对每个穴位的治疗作用、禁忌证、操作方法,书中都作了详细介绍,还保存了大量过去散失掉的资料。这本书对我国针灸学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促进了针灸学的发展,成为后世针灸学著作的典范。

公元5世纪,《针灸甲乙经》流传到日本、朝鲜。公元7世纪,日本也设立针灸科,用《针灸甲乙经》做教材。所以这本书不只是我国最早最系统的针灸专著,而且在国际医学交流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清肝引经汤的药物组成是什么


清肝引经汤的药物组成是什么

清肝引经汤源自《中医妇科学》,是治疗女性疾病的良药。那么清肝引经汤的药物组成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1、清肝引经汤由当归、白芍、生地、丹皮、栀子、黄芩、川栋子、茜草、白茅根、牛膝、甘草组成。

2、本方治证乃因经前或行经时肝经郁火上攻,冲气上逆,热伤阳络所致。据“热者清之”“逆者平之”的原则,故以清肝降火,引血下行为法,使热清气平,则妄行之血下行而经调。

3、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调经止痛;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以平熄妄行之血;黄芩、山栀予清热泻火以降泄上冲之火,茜草根、白茅根凉血止血,与生地黄、牡丹皮合用,有标本兼顾之意;川楝子疏肝清热,以助黄芩、山栀子降火;川牛膝引血下行,平抑冲气,使气血不至上冲而血止;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达清热疏肝,引血下行,调经止血之效。

4、虚寒性吐衄、脾虚体弱者,均不宜使用本方。

清肝引经汤的功效与作用

清肝引经汤在中医疗法上到底有哪些功效呢?清肝引经汤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

1、功效:清肝调经,引血下行。

2、主治:肝经郁火之倒经、月经先期。症见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多色鲜红,月经量反少,甚或不行,两胁疼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清肝引经汤的运用

肝经郁火型患者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多色红。平素心烦易怒,两肋胀痛,口苦咽干,尿黄便结,月经可提前,量少或不行,舌红苔黄,脉弦数,宜用清肝引经汤来疏肝清热、降逆止血。

1、使用本方的辨证要点是:经行或经前吐衄、量多鲜红,月经反少,两胁胀痛,口苦咽干,舌红脉数。

2、加减法:如兼血瘀而见小腹疼痛者,加桃仁、红花以化瘀止痛;如兼肝郁而见乳房胀痛、情志不安者,加郁金、索馨花、合欢花以疏肝解郁。

3、本方亦可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发性痛经、血少板减少性紫癜属肝热郁结者。

清肝引经汤治疗经行吐衄

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发生周期性吐血或衄血者,称为“经行吐衄”,又称“倒经”,以青春期少女多见,亦可见于育龄期妇女。本病中医治疗预后较好。

1、观察中医中药治疗经行吐衄的疗效。对40例患者采用清肝泻热、降逆止血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5%.所以,清肝泻热、降逆止血法治疗经行吐衄疗效显着。

2、有衄血史者平时饮食宜清淡,不可嗜服辛辣煎烤食物,以免伤阴津,引血妄行。

3、保持心情舒畅,尤其经前或经期更须稳定情绪防止经血上道而致衄血。经前可酌服逍遥丸、越鞠丸等以疏泄肝气,调畅情志。阴虚火旺者经前7天预服知柏地黄九,亦可预防吐衄。

4、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应同时治疗该病。

清肝引经汤加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

外阴白色病变是以外阴部皮肤粗糙、增厚、发硬,呈不规则散在白色斑块为特征。主要症状是奇痒难忍,由于病因不明,病程较长,目前尚无理想的疗法。我们据临床表现,采用清肝引经汤治疗,效果显着。

临床资料显示,9例患者均为已婚已育妇女,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42岁;病程最短者8个月,最长者8年。均见外阴部奇痒、灼痛,皮肤粘膜颜色变白。病变涉及到阴蒂和小阴唇5例,涉及一侧或两侧大阴唇3例,涉及会阴和肛门周围1例。女阴有萎缩病变2例,有溃疡6例,表面粗糙8例,房事困难疼痛4例。

专家用西医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结果采用清肝引经汤加减治疗,服用了一段时间,外阴白色病变的症状全都消失了,效果显着。

以上就是一些清肝引经汤的知识,我们要多了解一些中医方剂,说不定它会对你的顽固疾病有疗效哦。

口服药物经尿排出的循环途径


我们治疗某种疾病,都会碰到很多种治疗方式,有直接点滴的,有打针的,有吃药的,有外用涂药的,根据给药的不同渠道,在体内的一系列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口服药物,主要是经过口服药物在胃部消化,经过吸收,分布,代谢最终经尿液排泄出体外的过程,口服药物经尿排出的循环途径是什么呢?

(1)吸收:除去只要求发挥局部作用的药物外,药物必须通过不同途径吸收

人血,并且达到有效血浓度时,才能发挥作用。药物的吸收过程是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如胃肠粘膜、皮下组织、肌肉、毛细血管壁等)的过程,这一过程就叫药物的吸收。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很多,如给药途径不同,吸收的速度也不相同,例如先锋霉素静脉输液给药就比口服给药吸收速度要快。药物制剂不同,吸收速度也不同,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有短效、中效、长效胰岛素,因为它们制剂不同,吸收速度也不相同。机体的功能状况如果不相同,吸收的速度也不同,如休克病人的微循环障碍,药物吸收速度就必然减慢或停滞。

(2)分布:经过吸收人血的药物,一般都会通过血液循环被转运到身体的不

同部位,进入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间液或细胞内液中去,这一过程叫做药物的分布。绝大多数药物在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如血管丰富、血流量大的器官(心、肝、肾等)往往药物浓度高;某些药物与器官的亲和力大(如碘与甲状腺)则该处的浓度高。

(3)代谢:进入体内的药物一般都要经历各种化学变化,如氧化、还原、中和、分解、结合等。这一系列过程称为药物代谢或生物转化。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如果肝功能不良,药物代谢会受到一定影响,可造成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毒性增加或体内蓄积。

(4)排泄:进入人体的药物,无论是否被代谢,最后都要排出体外,只是排泄速度和排泄途径不同而已,这就叫排泄。药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脏,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用药时应减低剂量或减少给药次数,对于肾脏有损害的磺胺药等尽量避免使用。除肾脏外,挥发性药物如乙醚可通过呼吸道排泄,强心甙和某些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等部分经胆汁排泄,另外唾液腺、消化腺、汗腺和妇女的乳腺也是一些药物的排泄途径,因此哺乳期妇女应注意防止由于自身服药而间接造成婴儿中毒。进人体内的药物一方面发挥对机体的影响,同时机体也不断地转运或改变着药物,药物最终将以不同形式离开机体。

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