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养生梅墨生饮食 > 导航 > 梅墨生养生之饮食

著名养生专家梅墨生,为什么只活了59岁?

养生梅墨生饮食。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作好了养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好。关于养生常识,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著名养生专家梅墨生,为什么只活了59岁?”,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最近几天,著名养生专家梅墨生因病去世的消息,到处在传。

养生专家去世,原本不算新闻,梅先生这事儿动静咋弄得那么大呢?

因为,专家只活了59岁!

中国人均寿命,去年已达76岁。梅专家竟然比一般百姓少活了整整17个年头!这确实成了一大新闻。

人的寿命,到底和什么有关系?

这个人人关心却又人人不晓得正确答案的问题,老詹已经研究20多年。

在俺“知天命”那年,我便想弄弄明白,人这辈子,究竟能够活到多少岁?

认真读书,查询资料,还参加一些“长寿之乡”之类的调研考察活动,老詹得出结论,人之寿命,与四大因素有关。

其一、遗传基因。

基因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个体之中。那年那月那日,你刚一“呱呱坠地”,这玩意儿便成为密码,写进你的身体,铁板钉钉,无可更改。

我曾走访过若干百岁老人,差不多同样的外部环境,同样的生活条件,甚至,同一屋檐下的兄弟姊妹,只有老三活过百岁,老大老二,老四老五,七八十岁就没了。

咋解释呢?

啥也解释不了。只能说,这是遗传基因。

村里人说,老三哪,“命”中就该活过百岁。

当然,不是命,是基因。

这玩意儿,爹妈给的,一人一份,只有认了。

其二、性格特点。

一个人,性格也差不多是先天就定了的。

内向,外向;好动,好静;喜欢交流,不善交流;生性乐观,郁郁寡欢……真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后天,性格当然也可以有所改变,但是,基本定了型,变化也不大。

好的性格是:豁达,乐观、开朗,大度。大大咧咧,没心没肺。不较真儿,不认死理。过去就算了,不去翻旧账。

性格好的人,寿命自然长。

其三、生活方式。

每个人每天都在生活,吃喝拉撒,上班下班,逛街购物,看电影,听音乐……都是生活。

生活方式与人的寿命密切相关。

什么才叫好的生活方式?这可没准儿!大鱼大肉好不好?见过一些清淡素食活得长寿的,也见过不少平生最爱吃红烧肉却活过百岁的。

什么叫好的生活方式?两条标准。

一是,按需分配。

人的身体,是比精密仪器精密千万倍的精密仪器。体内需要什么,它会自然流露,向你传递信息,这个你得信。想吃什么,说明身体需要什么。那就按需分配,吃呗。

二是,不可过度。

事情原本没有好坏之分,在某人身上好,在另一人身上可能不好。但是,即使是好事,也不能过度。

对于身体,锻炼也好,养生也罢,还是得顺其自然,悠着点儿,着急不得。凡事一过度就不好了。

物极必反。这是多少代人经验的总结。

其四、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如何,与人的寿命关系很大。广西有个巴马,中国最早出名的长寿之乡。环境好,空气好,饮水好,食物好,所以,人长寿。

粉尘环境下卖苦力的农民工,很少有长寿的。那样恶劣的环境,活到六十,已是奇迹。

以上四条,是事关长寿最重要的四个因素。

四条之中,自己能够掌握主动权的,首先是第三条,其次是第二条,再其次是第四条——环境实在恶劣,可以选择离开,当然,那得付出代价。

四条之中,最无可奈何无计可施的,是第一条,遗传基因。那是“命中注定”,没有办法的事。

有位朋友与我聊天说,他的两位同事,一位性格内向,生活十分严谨,平时很注意养生,结果,今年初去世,刚七十出头。另一位性格非常豪放,根本不管什么养生不养生,活得很是潇洒,去年底也走了,也才七十多点。

朋友闹不明白,生活方式如此不同,寿命却都差不多,到底是什么原因?

只有感叹,人生无常。

其实,这和基因有关。

当然,注意思想方法,注意生活方式,尽量生活在良好的环境,这都对寿命延长会有所助益。

所谓养生,就是在这些方面使点力而已。

然而,人的寿命,关键的关键,还在遗传基因。

回到正题,说说那位梅先生,著名养生专家,咋才活了59岁?

按照以上四条,对照对照,就会得出结论。

延伸阅读

著名养生专家梅墨生先生59岁驾鹤仙去!网友乱评论,这样不好


早上看到著名养生专家梅墨生先生59岁去世的消息,网上都是嘲讽和讽刺??都是心术不正啊!一定要多些理解!理解万岁!

难道养生专家必须自己活到90岁才是对的??这有什么,看看下面这个!

治疗秃顶专家就不能脱发?

癌症专家就不能得癌症?

骨科专家就不会摔断腿?

皮肤病专家就一定不会有脚气?

两性专家就必须是性事高手?

足协一把手就不能不会踢球?

股票专家就肯定卖啥都涨不会赔?

养生专家就必须活到90岁?

反过来说,那些活了90多岁的人都会养生吗?都是专家吗?

结论是——会说的不见得会做,会做的不见得会说。

上面这个农村老爷爷90多岁,你问他养生,他懂吗?他自己生活很养生,但他自己都不知道,不会总结,不会写书,不会演讲,不会上网,不会融资,不会包装,不会宣传。。。但他确实活到90岁了。

再看看梅墨生先生,他不同!他懂养生,他会说,他会写,会宣传,会包装,他有流量。。。!但,但!不见得他自己说的他自己就必须全部要做到啊!谁规定的?他通过宣传养生出名了,有钱了!他也需要做一些不太养生的事情嘛,吃个大鱼大肉啊,应酬喝喝酒啊,晚上。。。花花钱啊,有错吗??他只是告诉大家怎么养生,他说过他自己必须这样做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嘛。

而且他教养生,又不是教长生不老的法术,比如有些家族性疾病,比如遗传性癌症啥的,不是养生就不会得的。养生只不过是你没有那些家族遗传性疾病的情况下,让你能过活的质量更好而已。还真当百病不侵长生不老呢??

所以,少些谩骂和讽刺,多些理解呢!

59岁梅墨生因癌症去世引发关于“养生”的热议,专家提醒:养生是为提高生活质量而非长寿


原标题:养生是为提高生活质量而非长寿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则消息刷屏了:6月14日,知名书画家、学者、太极拳家梅墨生因肠癌辞世,年仅59岁。不论这个名字是否人人皆知,但却因其“养生大师”的名号与早逝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发热议。

据了解,梅墨生是中国书画院研究员,14岁习长拳,25岁习太极拳。他一生注重养生,曾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诸多养生经典理论文章,教导大众注意养生;也曾于讲座中表示:“我想放慢生活节奏,更加注重健康养生。”无奈,事与愿违。

梅墨生并非个例。作为“中国健美第一人”,从事大众健身操事业15年的马华最终因白血病逝世,年仅41岁。北京同仁堂董事长张生瑜因心脏病突发于2008年去世,年仅39岁……养生究竟有用吗?对此,沪上专家表示,运动和养生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非长寿灵药,大众也应警惕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坠入“伪养生”陷阱。

强壮不代表健康,更不等于长寿

喜欢锻炼养生的人群大多存在一个误区,自认为只要定期锻炼,身体结实硬朗就是健康,甚至因此而不喜问医,从而引发无穷后患。

“有六块腹肌的人并不一定就代表健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严蔚冰认为强壮不代表健康,更不等于长寿。

在不少网上流传甚广的文章中,总有一种说法,身体健康经常运动的人身体会有自愈能力,而且大众印象中,看似强壮的、运动型的人往往也显得更加健康。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副主任、主管治疗师荣积峰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外在现象。不少运动员因其运动生涯的过度运动,内在损耗严重,导致身体机能无法自主修复,而出现早衰现象。更何况,运动本身就会带来一定伤害风险。

在该院,因运动受伤不得不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不在少数。荣积峰建议,所有运动都是双刃剑,应当充分评估自己的承受能力再去运动。“比如,太极拳、瑜伽等锻炼方式,太过追求动作难度容易给骨骼、关节带来负担。有些运动成瘾的人不断给自己加运动量,就容易因运动过度而带来损伤”。

关注健康的同时,切忌陷入健康恐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各种“伪养生”也趁机抢占商机。人们渴求健康,但健康素养又不高,不少人还缺乏常识,由此踏入养生陷阱。

从医数十年,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范青遇到过不少患者因听信“伪养生”而闹出的啼笑皆非的事,甚至致病。曾有一位女性因子宫肌瘤入院手术,术后医嘱食半流质。然而由于手术引起应激性血糖升高,该女子担心不已,不仅不听从医嘱,反而听信网传南瓜含糖量低,从而每天食用家人送来的南瓜,导致血糖不降反升。

网上传播最快、最广的,往往是养生段子,范青也因此常被亲友拜托鉴别这些所谓的“养生贴士”。她说:“大部分都是不确切的,有些明显对身体有害,但更多则是充当安慰剂的角色。”

范青认为,饮食摄入原则可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新版膳食指南并结合自身疾病条件。“比如,我们建议多吃海鱼,但痛风患者要少吃海鲜,特别是贝壳类食物。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对人体有益,但对于胃溃疡等患者并不适用。所以应当因人而异”。

针对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范青认为,保健品只能用作辅助治疗,目前市面上许多保健品鱼龙混杂,消费者应当仔细鉴别。

可以说,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普适的“养生秘术”“长寿秘方”得到科学界认同。而养生只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对生命的全方位关注,它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升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非长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著名养生专家因病逝世,享年59岁:养生的根本到底在哪里?


著名养生专家因病逝世,享年59岁

原创: 平常先生 平常志

梅墨生(1960年—2019年6月14日),出生于河北,号觉公。斋号为一如堂。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教授、研究员。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副秘书长,中国武术七段,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

2019年6月14日,梅墨生因病去世。

梅先生一生注重养生,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许多养生经典理论文章,教育大家注意养生。享年59岁,还未到退休年龄,和中国人均寿命76岁差距一个“青春少年”的时长。他原本并不为大众所知,却因为“养生大师”“太极大师”与过早逝世联系在一起,吃瓜群众陷入无尽的思考。

早年有一个健美操教练马华早逝的事情,又被网友翻出来。当年,作为“中国健美第一人”,马华成为中国健美运动的代名词和象征,后因白血病逝世,享年41岁。

有着“药中茅台”美誉的国药同仁堂,在2008年,其董事长张生瑜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年仅39岁。中药在养生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未挽留住少壮掌门人的生命。

秦始皇作为宇宙最强养生爱好者,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法,三千童男童女创造出现在的大日本子小丸子国,虽说是传闻,秦始皇享年49岁是正史。普通老百姓只要不饿死,基本也能撑到秦始皇这把年纪。

网上对于“养生”争论有三派,第一派的论调是基因决定寿命,其他徒劳;第二派的意思是生死无常,反正都会死,折腾吧,爱咋咋地;第三派是我的观点,怕死不是养生,惜命才是养生。

在这用梅先生假设,并无冒犯之意,只是举例说明。

假如,梅先生的基因里显示40岁时肠癌爆发,结果梅先生自己养生得当,多活19年,直到59岁才因肠癌逝世,算不算养生的功劳?

假如,梅先生的基因里显示到80岁出现肠癌,结果梅先生过度养生,长期过度服用保健品,长期反自然规律的对待身体,减少了21年寿命,这是不是养生的害处?

以上两个假如说明了养生利弊难料,那些养生专家和养生达人是如何很坚定的认为养生只有好处?站在反方的人,拿出了很多例子说明胡吃海喝抽烟喝酒活到99的案例,最著名的是张学良,过百岁。

养生到底好不好?很难说,但是长期用保健品肯定不好!

现代社会,科技已经较为发达了,大家都学过基础科学的常识。那些所谓的保健品,打着营养、无毒副作用的旗号,却难超越能量守恒,那些过度集中的元素进入体,破坏体内自己的能量平衡,怎么可能没有副作用?平常饮食均衡,就已经满足了对各类营养的需求。比如,虽然维生素的副作用很少,超出计量单位的补充,长期破坏体内的生态平衡,医生说是安全范围,但医学真的到了读懂人体的层面吗?只是现有眼界制定的标准而已。你以为的无害,只是现在无法评估评估真实危害。

绝大部分养生者都不是在养生,更多是因为怕死,所以长期固定生命格式,而生命真的会根据人的意志发展吗?统计学里的百岁老人,99.99%的人并没有养生概念,只是活着活着怎么还没死,然后编造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长寿秘诀”,安慰怕死的人有方法多活几年。

今天往前推算100年,1919年前后出生的百岁老人,从1919年到1980年,长达半个多世纪都生活在饥寒交迫穷困潦倒之中,他们活到60岁才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之前哪有功夫养生?怎么解释又活了40年?甚至未来更长寿。

我所理解的养生,绝对不是保命,而是惜命。

三餐七分饱,稍微准时准点,别饿死,别撑死,体内减少生理对抗,至少消化系统减少了患病概率。养生人士动不动就是辟谷绝食、坐禅修行,意志上可能自嗨了,但是生理累不累?微观上有没有异常,只有他们的身体知道。

能吃的不能吃的,稍微都尝试一点点,别克制,别贪嘴,身体对于营养元素和毒素有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免疫,才能张弛有度、进退有序。养生人士迷信营养,相信自然健康无副作用,水喝多了都有副作用,何况乱七八糟的瓶瓶罐罐大丸子小粒子。

运动多了并不仅是提高生理机能,同时也加速身体老化。养生达人、健美大神们看看,自然界里长寿的动物都有哪些?其实大部分都是运动量很小的动物,比如:龟、鹤。看看那些长寿老人,几个是运动健将?反观运动员的平均寿命,赢不了正常老百姓。

大家都是躺着来到世界,别想站着回去。能多睡就多睡,睡觉降低新陈代谢,身体损耗自然减少。也别睡的昏天黑地,困了就补充睡眠,醒了就起床该干什么干什么。养生如果要查黄历看星辰,想想就可笑,你的生理状态和别人的不同,怎么照搬执行?违背自己的身体,身体会有不良反应,只是积累到哪个时间点爆发而已。

世间除了生死,哪件不是小事?你计较了,它就存在;你不计较,它就是个泡泡。心情舒畅,减少条条框框,没烦恼,身体好,这是古话,千百年来的智慧。养生人士给自己制定的条条框框,看似对自己有益,为了维持框框,却要违背生理需要、违背自然规律、违背人性、违背各种本该随意的状态。你不想早逝?身体会自己早逝。

说了这么多废话,养生就是放飞自我,顺应自我。高矮胖瘦喜怒哀乐,别绷着自己,开心就好。人,生来可能不平等,但是,死是人人平等的,别作死,适可而止。

(王玉龙编辑)

养生大师59岁离世,你还相信养生“神话”吗?


来源:李青科普 作者: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半个月前,一个人的去世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2019年6月14日,著名养生专家梅墨生先生因肠癌逝世,享年59岁。和中国人均寿命76岁相比,59岁的确还很年轻。

梅墨生是知名书画家、学者、太极拳家,14岁习长拳,25岁习太极拳。他一生注重养生,曾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诸多养生经典理论文章,教导大众注意养生。

无奈,事与愿违。

当然,一个人的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有遗传因素,有环境因素,也有生活习惯、疾病、社会保障和医疗水平等因素。

不能因为某个人抽烟、喝酒活了100岁就认为抽烟、喝酒对健康无害,也不能因为某个人寿命不长就完全否定其生活习惯,更不能因为“养生大师”早逝就简单的否定养生无用。

在生命与健康领域,个别案例往往存在着偶然性。

所以,在医学上,个别案例不能说明问题;几个十几个病例、小样本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偏差;只有大样本和对照得出的结论才有说服力,才更科学。

比如说治疗疾病,不能因为某几味药物或某个治疗方法治好了一两个、十几个病人就认为这个疗法就是有效的,必须经过大样本、随机对照观察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也就是说,大数据才是可靠的。

那我们来看一看人类寿命大数据。

有学者考证,中国人历代平均寿命为:夏商时期低于18岁、周秦约为20岁、两汉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35岁。

而现在有据可查的资料显示,1929~1931年国人的平均寿命为34~35岁;1944~1949年,平均寿命为39岁左右。汇总数据后一般认为,20世纪的前5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

进一步的统计表明,这一时期中国人寿命较低并非因为战争,而是因为疾病过早死亡,疾病才是导致中国人平均寿命长期低下的罪魁祸首。

实际上,古代欧洲人的平均寿命也不长。据统计,公元前欧洲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仅20岁左右,以后持续缓慢地延长,1850年左右达到40岁。也就是说,经历了漫长的2000年人类的寿命才延长了20岁。

19世纪是一个转折点,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迅速上升!自1850年以来的100多年内,欧洲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大约增加了40岁,这同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卫生环境的改善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抗生素的发现和免疫接种术的应用,扑灭了曾使古代人口大批死亡的各种传染病(如霍乱、天花、鼠疫等),使得欧洲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本世纪内以平均每十年的增长达到2.3岁左右的速度,与古代形成鲜明的对照。

也就是说,人类寿命大大延长是因为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带动了现代医学发展带来的结果。疾病不控制,寿命怎么会延长?没有良好的医疗,哪来的健康长寿!

这些都跟传统养生没有关系!

目前,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也大幅度提高,但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2018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报告《世界卫生统计2018》:全球总体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2岁,其中女性预期寿命74.2岁,男性预期寿命为69.8岁。

从区域来看,欧洲地区和太平洋西岸的人口预期寿命最高,总体分别为77.5岁和76.9岁;亚洲地区达到69.5岁;人口平均寿命最低的是非洲地区,仅为61.2岁。

在各国预期平均寿命排名中,日本凭借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蝉联第一,达到84.2岁,其中女性寿命预期为87.1岁,男性为81.1岁。除日本外,位列前十的国家依次是:瑞士、西班牙、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韩国和挪威,见图。

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约76.4岁,其中男性75岁,女性77.9岁,排名第52位,较之前有所提升。

排名靠前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经济发达,医疗水平高,医疗制度完善的国家。

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国大陆各省区人口寿命的排名。

前两名是上海、北京,平均寿命都已经超过80岁,紧随其后的是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辽宁、海南、吉林等。排名靠前的都是经济发达、医疗水平高的城市或省份。

其中的北京、天津还存在着较重的空气污染。

无怪乎网友惊呼:越是发达地区,空气质量越差,人均寿命越长,反之越短。这佐证了一个道理:经济状况比空气质量更加重要!

“养生”一词来自于道家思想,自古至今中国人都讲究养生,但养生并没有提高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古代最讲究养生的皇帝,寿命也不比臣民更长。

2017年统计,我国居民的前五大死因是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肝癌。如果能控制这些慢性病,还可以使我们更加健康长寿。

卒中和冠心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抽烟,有效预防和控制这四大危险因素,就能大大减少卒中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对待慢性病,现代医学理念也从单纯的临床治疗向疾病管理转变,治疗与控制疾病,不单是医生的工作,而是需要患者与社会共同参与。

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卒中和冠心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医学上都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指南,什么时候开始用药、用什么药、控制到什么目标值,以及怎么饮食、怎么运动,甚至细化到每天几克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多少、每周的运动量是多少等等,各种指南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建议,而这些规定和建议,也是来自于全球的科研大数据。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平时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等等,定期查体,有问题早发现,有病就治疗,将各种危险指标控制达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养生是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延年益寿的活动,养生的终极目标是健康长寿。如果说养生,上述措施才是最好的养生。

回过头来再看看养生大师梅墨生是怎么养生的。

四年前的健康养生界是这样介绍他的:

今年55岁的梅墨生有着同龄人难以相比的精气神,虽然每天只睡三四个钟头,他一天之中却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每天清晨,梅墨生都会准时起身,登上住所附近的小山,迎着初升的朝阳,呼吸吐纳练功一个小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使他对养生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他很重视古时医家和道家的养生口诀,如齿宜常叩、发宜常梳、津宜常咽......他已奉行20余年,无一日不奉行,养生者也十分认可这些养生方法。

梅墨生认为:这些小的方法、小的养生术,主要就是通过一些局部保健的方法,让身体局部保持血液循环,通过摩擦而生电,生热,然后起到一个保健的作用。所以形成一个日常养生这些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但据友人回忆,梅墨生去年年底就感到肠胃不适,但他却坚持不问医,认为自己养生有方,必远重疾。直到出现便血了以后,才被家人逼着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却是癌症晚期。

当然,去年就医,也不能保证他健康长寿,但从他的这些行为来看,他不相信医生,排斥现代医学,这才是他悲剧的根源。拒绝医疗,所作所为与医疗背道而驰,就算懂再多的“养生”知识也没有用,因为他的养生方式根本不正确。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养生机构,将养生概念扩大化、复杂化和神秘化,极力鼓噪养生“理念”,大力推广养生产品,用各种形式给老百姓洗脑,以养生为幌子进行坑蒙拐骗。

这其实是在谋财害命!

这也是很多人反感养生的根本原因。

科学的健康理念,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上完善的社会保证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才能做到延年益寿。

简而言之,养生就是健康管理。

医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关于生命与健康,任何养生理论也不可能超越医学。

世界上也根本不存在和医学理论相违背的养生理论,脱离医学基础的养生就是一个笑话。

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微信群:请加管理员微信linchuangkuakao,请务必标注您的专业、学历、职称!

“药王”孙思邈活了142岁,他的养生秘诀是什么呢?


人们常说“人过七十古来稀“,然而孙思邈却活了142岁。

活了古代高寿的两辈子,让人惊叹不已,就算放到现在,142岁的高寿也是很少见的!

那么他的养生秘诀是什么呢?

让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孙思邈吧。

孙思邈出生于公元541年,一直活到公元682年。

历经四个朝代,分别是西魏、北周、隋朝和唐朝。

孙思邈从小就很好学,知识渊博,后来由于经常生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

于是,励志专心研究医学,目的是为了让天下人减少病痛的折磨,为百姓节省钱财。

早在西魏的时候,大臣独孤信就非常看好孙思邈,称他为“圣童“。

北周的时候,杨坚把持朝政,许以高官厚禄邀请孙思邈来朝做官。

孙思邈坚决不受,一心致力于医学的研究。

隋朝的时候,人们生活疾苦,孙思邈医术已经很厉害了,就去民间免费给人治病,同时收集了很多民间流传的药方。

他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非常重视。

他行医一生,写下了《千金方》。

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的学者誉为“人类的至宝“。

唐太宗继位后,孙思邈应召入京长安。

此时孙思邈已经70多岁了,然而容貌气色、身体形态跟年轻人没有什么两样,让唐太宗很惊讶,想留他做官,被孙思邈婉言拒绝了,他仍然回到乡间行医治病救人。

孙思邈晚年的时候,专心著书,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典籍。

公元682年,孙思邈与世长辞,临终遗言是薄葬,不要杀死祭奠用的畜生;

孙思邈养生秘笈:

1、心态保持平衡,淡薄功名利禄;

2、饮食要有节制,不要过饥过饱;

3、气血注意流通,不要懒惰不动;

4、生活起居有常,不要违反自然规律:

从他的一生事迹可以看得出来,孙思邈无意仕途,一心只为走向医术的最高峰,他做到了!

遵循他的养生秘笈,你也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养生大师”59岁去世,普通人还要不要养生?



2019年6月14日,梅墨生因病去世。梅墨生是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教授,更因为他一生注重养生,在各类报刊发表过许多养生理论文章。梅墨生本不为人所知,只因“养生大师”和“太极大师”的身份与英年早逝联系起来,才引得各路神仙争相议论,谈论者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有一个叫陈传席的人发了博文,对梅墨生极尽讥讽和嘲笑,历数注重养生的人都活不到50岁,太极拳圈寿命最长的也就70岁,平均寿命60岁左右。这就有点不厚道了,俗话说“死者为大”,古往今来,包括西方文明和原始部落都有这个传统,尊重生命,尊重逝者,同情理解并安慰家人,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这位博主的言语就丧失了这种素养和人类的文明底线,拿死人说事,挖苦、嘲讽,把以往的过节都抖漏出来,显的很没有修养。

看这些天的争论,对于“养生管用不管用”大致分为三派,第一派主张生死由命,基因决定了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不由后天左右,养不养不管用;第二派的观点是生死无常,随心所欲,只要保持好的心态,放飞自我,开心就是最好的养生;第三派极力推崇,认为必要的养生方式是长寿的秘诀。

这三派观点讲的都是头头是道,并且都有人证物证,弄的人无所适从。养生到底好不好,普通人到底应该不应该养生呢?

基因决定寿命,这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并且中西方专家也专门有调查和理论研究,这一点我相信大家不会有异议。但是,基因与后天的环境、人的经历、世事的磨炼,直到一些注意细节都有关联,这一点大家也应该承认。假如说,上边提到的梅先生基因寿命是50年,那么他通过日常养生和调理,活到59岁,那说明养生还是管用的。持基因说的人,他生病了不会不去治疗,身体不舒服了不会不去调理,只等寿数决定,我想如今社会真正相信的人不会太多。

生死由命,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也是一种豁达的心态。“好的心态是最好的养生”,这是自古至今养生学的首要,有些人编些段子,说某某某“吃喝嫖赌抽”活到99,这只是个案,并且你只看到了他的表象,他的日常生活里是怎样自我调整的,是怎样保持良好心态的,你可能都不知道。爱咋咋地,胡吃海喝,随心所欲,也只是表象。这些年来,早逝的各界精英,你知道他们的一张一弛是否做到了?他们是不是心中贪嗔痴太盛,欲壑难填?你真的看不到。

我姥姥活到104岁,她们这代人饥不果腹,还谈什么什么养生,后来生活好了,吃肉喝酒,毫无顾忌。统计学里的百岁老人,绝大多数并没有养生的概念,只是光活就是死不了。这也只是表象,姥姥的贪欲是乎为零,与世无争,他们单纯为活而活,所以说心态不用调整也是最好的。现代人能做到这一步吗?不能!不用说所谓的名人名家,还有为名人名家而追逐的,更多的还有像我一样为生活奔劳的普通人,统统做不到。 

姥姥在世的好心态是决定她长寿的最重要因素,其实她的日常,也暗含了诸多养生的道理在里面。比如,她每天开水泡脚,坚持了近80年;每天用粗毛巾搓背一小时,每天用白酒搓手臂腿脚,每天都要劳作,直到临死前一天……我要说的是,早睡早起不熬夜是不是养生?吃野生的菜蔬是不是养生?适度锻炼是不是养生?不嗜酒不抽烟不纵欲是不是养生?有针对性的中药调理和按摩是不是养生?少欲望无烦扰清静养心是不是养生?

养生的知识、理论可以听,也可以学,不要受一些所谓养生大师的迷惑,他们在逐名骗钱;也不要陷入一些保健品养生的骗局,他们打着养生保健的幌子在骗钱;更不要人云亦云,听风是雨,跟样学样,因为人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五脏六腑,因人制宜,找出适合自己的养生办法,这才是正道。

别把养生太神秘化,更不要高端化,也不要妖魔化,养生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日常,其实就是在养心。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著名养生专家梅墨生,为什么只活了59岁?》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养生梅墨生饮食”专题供您欣赏!

著名养生专家梅墨生,为什么只活了59岁?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