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健脾养胃 > 导航 > 健脾养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健脾养胃从这几个穴位开始.....

健脾养胃。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就养生常识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脾胃是“后天之本”,健脾养胃从这几个穴位开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wWW.YS630.coM

温补扶正四大穴

疾病的过程就是人体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结果。外邪是致病的条件,但从养生保健角度来看,正气不足是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正气是什么?

从中医角度看,正气是表明抵御邪气的功能。用现代话说,正气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等。《内经》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而现代人受诸多因素(如饮食不节、缺乏运动、情志不调等)影响,导致正气不足,让邪气有了可乘之机。而正气是生命之根,生命力的旺盛、寿命的长短,全在于机体正气的虚衰盈亏。

故《内经》中还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邪气的侵犯能力超过了现有正气的抵御能力时就会生病。养生就是养人体正气,提高自身防御能力、抗病能力以及病后的自我修复能力。《金匮要略》治疗杂病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扶持人体正气,而扶正之中又贵在脾肾。

因为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但中医很多专家更主张补脾胃,认为脾胃的强弱是决定寿命的关键。

《景岳全书》中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通过调理脾胃,能够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对整体状态进行调整,可以防止衰老。

中医认为,温补莫过于灸法,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

灸哪里才能温补脾肾呢?宋代医家窦材《扁鹊心书》的一句话:“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穴、命门穴、气海穴、中脘穴……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命矣。”这四个穴位是温补脾肾、扶养正气、延长寿命的要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

命门(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

每天对这四个穴位艾灸10~20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宜,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增强抗病能力。平时忙碌的人也可以多按摩这几个穴位。

助人为乐足三里

从中医经络学来看,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合穴即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治脏腑疾患,尤其擅长治疗腹部疾患。足三里穴可谓是一个多面手,有通调百病的效果,尤其是脾胃方面的问题。《四总穴歌》中有这样一句口诀说得好:“肚腹三里留。”也就是说,凡是肚腹脾胃方面的问题都可取它来治。

不仅如此,足三里穴还是一个长寿大穴。若经常刺激足三里穴,还有防病健身、抗衰延年的功效。现代人平时应酬特别多,饮食无规律,夜生活过于丰富,再加上平时工作压力大,因此胃肠方面最容易出问题,如胃痛、胃胀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刺激足三里穴。

按摩时,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穴里处按压,每次5~10分钟,以有酸胀、发热感为宜。很多上班族长时间坐着,难免感觉体乏肢酸,可在休息时敲打足三里穴,再辅以按摩涌泉穴。每次5~10分钟,即感疲劳顿消,步履轻盈。

总的来说,一般的消化系统疾病都可以从足三里穴调治。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头痛、头晕、产后乳汁不足等,也可以通过每天按揉此穴来缓解。

腹泻克星有天枢

有些人一腹泻就吃止泻药,殊不知,很多肠道传染病发病初期多有不同程度的腹泻,排泄物能将体内的致病菌及其所产生的毒素和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

此时若使用止泻剂,无疑是闭门留寇,会隐藏真正的病因,延误治疗。这时针灸穴位便体现了优势。腹泻病位虽在肠,但五脏六腑是相互联系的,一旦其中一个出现问题,都会牵连肠腑,导致大肠的传导功能和小肠的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而发生腹泻。

若是因不洁饮食或感受寒冷发生腹泻,可以通过简单的穴位疗法来缓解。其中,天枢穴就是一个代表。天枢穴是一个升清降浊的地方。也就是说,你吸收到肠胃里面的营养物质,就在这里开始分清与泌浊,营养精微被吸收了,糟粕之物则排出,可以说它是一个中转站。

天枢穴在肚脐旁2寸处,为胃经要穴,也是大肠经的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之处,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的功效,能治疗很多疾病,如胃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月经不调等。

一般来说,便秘用摩法,即用手掌摩此穴周围,顺时针揉,以助肠蠕动;还可用两拇指点按天枢穴,尤以左侧天枢穴为要,从而促进排便。而腹泻属于寒性,可用灸法。灸时躺在床上,两天枢穴各灸20分钟,同时再灸神阙穴(即肚脐)数分钟。

除了天枢穴外,还可灸关元穴和气海穴,这两穴都有培本固元的功效,对缓解腹泻也很有功效。腹泻时,我们还可以用生姜切成薄片敷在穴位上,再在上面进行艾灸,还可以治疗过敏性结肠炎。

小编推荐

养生从这个冬天开始


近日著名主持人李咏逝世的消息让大家唏嘘不已,在叹息生命脆弱的同时,很多朋友都重新审视起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态来。人生短暂,从现在起开始关心自己并不晚。

再过一个星期就要立冬了,意味着冬天就要来到,冬天该如何养生呢?聪慧的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进行了总结,《黄帝内经》中说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阳光,去寒就温,无泻皮肤。”冬天大地上呈现出一片天寒地冻,鸟兽少见,叶落草黄,大自然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闭锁、收藏的状态。我们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自然环境不可避免的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了影响,所谓“顺天者生,逆天者亡",只有顺应冬天闭藏这种自然环境,身体才能更好的保护各器官的机能不被提前透支。

尽量的早睡,冬天是最忌讳熬夜的,损伤阳气太多。有条件的人可以选择适当多睡一会,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活动。

必要的保暖是关键,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办公场所,尽量让自己更暖和一些,冬天野外没有热死的动物,只有冻死的。有些年轻人不习惯穿秋裤,因为年轻,身体新陈代谢旺盛,所以没感觉太多问题。可是为什么父母一再要求天冷了穿秋裤?因为他们也是年轻过来的,年轻时受到的伤害等到年龄增大,身体机能下降的时候才感觉到,后悔于事无补,只能把经验和教训传给下一代。记得看到过一句话,说是智者能从别人的教训中学习到经验,希望大家都是智者。

避免大量出汗的活动,坚持锻炼的人多选择室内运动,室外运动达到微微有汗即可。出汗的过程也是毛孔张开的过程,寒气容易乘机入侵皮肤肌肉,造成一些筋骨疾病。

重点来了,《黄帝内经》曰:逆之则伤肾!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发育,你懂的……

熬死大多数同龄人,你就可能成为行业的大师、老专家、老艺术家,为什么不呢?

养生是为了享受更好的未来,加油!

女人可从这几个方面看体内毒素是否超标


每个人都知道如果身体中的毒素排不出来,那么就会给健康受到影响,而当身体中的毒素超标,那么女人的身体就会有以下表现产生,这时候女人就要想办法排毒了。

1、脸色暗沉

健康的人脸色是红润的,而如果女人的皮肤暗那么这不光是肤色问题,也可能是肺部出了问题。因为这个部位是很易出血毒素堆积的,人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中会有细菌,粉尘,病毒等物质存在,从而会被人体吸入到肺部,这样就会伤及到肺部的健康。

而肺管理的是整个身体的皮肤,如果皮肤白,而且又润泽的的话,那么说明肺的功能是比较好的,而当肺部有毒素存在,那么毒素就会造皮肤上呈现出来,从而肤色会变得没有光泽。对于这样的女人建议在平时要去空气好的地方做深呼吸活动,这样肺部的排毒会好一些。

2、口臭

在身边总是有不少人得有口臭问题的存在,而该情况的发生一般是和肺,胃,脾积热,积食造成的,这些物质在身体中逗留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毒素。而平时喜欢吃辛辣食物,虚火御姐,或者是有口腔疾病的人都会有口气不清新的情况。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饭后漱口,并且也应调理好自己的胃肠。

3、便秘

身体中的垃圾,毒素都是要通过排便来进行解决的,通常来说正常人每天都要排便一次。但如果女人平时排便不是很规律,或者是有便秘的情况,那么胃肠可能是出现了问题,其中的垃圾可能超标了。因为粪便如果不能排出来那么就会在胃肠里面,这样有害的成分就会被吸收,从而让胃肠神经错乱,造成人体出现腹胀,口苦,胃肠不适等情况。而想要缓解便秘情况,可以通过适当的活动加上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来进行改善,另外平时多饮水也能改善便秘情况。

4、痤疮

不少女人平时脸上总是会冒出痘痘,而痤疮的形成是和身体毒素排不出去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会给人的皮肤造成堵塞,油脂排不出去就会造成痤疮出现。而想要解决这个情况就应在平时劳逸结合,不要抽烟喝酒,应多吃蔬果。

按摩穴位如何养生?适当按摩这几个穴位,效果佳!


找到相应的穴位适当的进行按摩,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具有延年益寿以及强身健体的功效,在中医的指导下找到委中穴、合谷穴、关元穴、阳陵泉穴以及足三里穴等。

按摩哪些穴位可以养生呢?

1、按摩委中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

长时间久坐的上班族,容易出现肩膀以及腰背部的不适感,不妨选择委中穴来进行按摩,具有通畅全身气血的功效,按摩的时候要注意力度,连续按压30次左右。

2、按摩合谷穴能够清热止痛

对合谷穴进行按摩能够镇静止痛以及清热解表,同时也缓解了头面部的疾病。若是因为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痛,牙齿疼痛,不妨对此穴位进行按摩,一直按摩到局部有酸麻胀为主。如果高烧一直不退的话可以使用手指来提捏周围的皮肤,一直让肌肤发红发紫,这样能够排除身体中的热毒,快速的退烧。

3、按摩中脘穴和阳陵泉穴

当胃部出现明显的刺痛感时,可以找到中脘穴进行按摩,反复按摩10次左右,就能够缓解疼痛的症状。阳陵泉穴在小腿上,对此穴位进行按摩,然后再配合活动肩膀,就能够缓解肩膀肌肉的疼痛感,同时也能够缓解肋骨胀满、乳房胀痛的症状。

4、按摩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

患有胃寒、胃溃疡以及慢性腹泻时,可以对足三里穴进行按摩,同时也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脑出血、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睡觉前,按压足三里穴10分钟就能够减轻生活中的压力,缓解疲劳感。对三阴交穴进行按摩,能够保养女性的卵巢以及子宫,同时能够调理月经,淡化脸上的斑点,去除皱纹以及痘痕。

5、按摩内关穴和关元穴

对内关穴进行按摩能够促进全身血液的通畅,用大拇指垂直来按摩,每次按摩三分钟,一直到局部出现酸麻感为止,不仅能够保护心脏,同时也能够急救突发性的心脏病人群。对关元穴进行按摩具有补气顺气以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同时也能够缓解脱发、肾虚和腰膝酸软。

温馨提示

在按摩穴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思想的集中,保持心情的平和,不能让身体过于紧张。要用力恰当,如果用力过大的话容易引起疲劳,同时也会损伤到皮肤,用力太小的话不能得到应有的刺激。

健脾养胃 这八种食物是健脾养胃佳品


是药三分毒,条理身体,不应讨论用西药还是中药,最好的方法在于自身的体质的增强和日常食物的补充。比如对脾胃的保养,下面八种食材便是健胃养脾佳品。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糯米

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故古语有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糯米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的,可将糯米与猪肚同煮而食。

2、苹果

苹果是一种保健佳果,具有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的功效,对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等症均有改善作用。苹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苹果粥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健胃等作用,适用于气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大便干结、高血压等。

3、白果

白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粗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成分。经常吃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有效抗衰老,促进血液循环,让肤色焕发光彩。另外,用白果煮糖水还有健脾胃的作用。

4、山药

山药中含有淀粉酶等多种营养物质,山药可以健脾养胃,有助于人体消化。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饮食不节、偏食生冷极易导致肠胃不适,吃些山药也有帮助。山药属于淀粉类根茎蔬菜,在食用时以蒸食、煮食为好,应当避免油炸、爆炒等烹饪方式。

5、香菇

可以补脾胃,益气。用于脾胃虚弱,食欲衰退,少气乏力之症。现代用于防治佝偻病、胃癌。早在古代文献上就记载,菇菌类具有益气补虚、健脾胃,治疗皮肤病等多种功效。在挑选香菇时一定要闻一下,是否有刺鼻气味。

6、扁豆

扁豆,健脾养胃,消暑化湿,而且扁豆膳食纤维含量高,比我们常说的芹菜还要高3倍多。平时容易便秘上火的人不妨多吃点扁豆吧,但如果是因吃多了辣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而导致的便秘,就不能靠摄取膳食纤维来缓解了,它可能会让便秘更严重。

7、猪肚

猪肚是补益脾胃的佳品,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补药,是药膳主食。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之效。用于虚劳瘦弱,胃疼痛,胃下垂,小儿疳积等。不妨熬汤饮用,如猪肚黄芪汤有助于改善人们秋季食欲不振的现象,同时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开胃的功效。还适用于胃下垂以及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

8、板栗

板栗果肉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是良好的补益食品。板栗性味甘、温、无毒,入脾、胃、肾。果肉益肾气、健脾胃、壮腰膝、强筋骨,且活血、止血、消肿。栗子500克加白糖适量,制成糊。栗子糊具有健脾胃,厚肠道的功效。

怎样去眼袋 按摩这几个穴位轻松去眼袋


Step1:轻轻拍打、按压加快血液循环

眼睛往上看,用无名指指腹快虼谣栅躁速拍打内眼角处,那里是上下晴明穴的位置,能够带动深层神经和加速眼部血液循环,拍打次数在2扉钛笆哇0次左右。下眼袋中央凹陷的承泣穴是物质营养输送到脸部要经过穴道,布满了血管,血液流通不畅的话血管会扩张和发青,眼袋和黑眼圈就更加明显,用无名指轻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Step2:轻拍提拉舒缓眼部神经

用中指和无名指指腹,以轻拍的方式由内眼睑向外眼睑移动至太阳穴,并向上提拉,重复3遍。按摩太阳穴能舒缓脑部神经,从而消除眼部疲劳。

Step3:眉骨平移按摩

我们都知道眉心附近是头部众多经脉交会之处,平移按摩可以舒缓上眼骨的神经。将中指和无名指分开,分别按住眉角与眉尾两侧,顺着眉骨将无名指从内向外移向眉尾,再将无名指与中指并拢向太阳穴方向提拉,重复3遍。

Step4:V字形提拉收紧眼袋

提拉眼皮的动作,持之以恒能够改善眼袋和眼角的下垂,收到紧致的效果。用食指与中指横分成V字形,由内眼睑向外眼睑提拉延伸到太阳穴,重复3遍。

脾胃不和怎么办?健脾养胃4法


很多人都有脾胃不和有毛病,如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千万不要觉得脾胃不和没什么大不了的,当心拖的时间久了拖出胃病来。那么脾胃不和怎么办呢?有什么养生食谱能调理脾胃不和呢?

第一招:脾胃关系,弄清主次做好防治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纳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运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

脾主运化,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与消化。水谷入胃。经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下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与吸收。

第二招:脾胃同治,抓住方法解决问题

脾主运化,当脾出现问题时,造成胃部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不能运输到身体各部,同时也不能反补营养给胃,脾病造成机体主症有:胃胀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胃主受纳,当胃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

由此可见,脾胃病的症状基本都是同时出现的,这也是我们平常“胃痛医胃”难以解决问题的所在。中医理论认为胃病属于脾胃病的范畴,在治疗胃病的同时也要解决脾病,真正的“脾胃同治”。

第三招:慢性胃炎多属脾虚,重在调理

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隐隐痛、烧灼感,多数进食后症状较为严重,其次就是食欲下降,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一般以上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则可诊断为“慢性胃炎”。

减少慢性胃炎的发生主要在于“防”,因为该病主要由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吃太多生冷的食物,精神压力大等众多因素造成,而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脾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胃部出现症状。

慢性胃炎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重在调理,在治疗过程中药物选择方面常采用具有“治养结合”功能的药物来防止复发,同时也要养成按照疗程服用习惯,减低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

第四招:运动养生方式帮你养胃护胃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腿脚运动养生方式。有研究表明,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消食,起到养胃护胃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放松站立,十趾紧抓地面。两分钟后慢慢放松,反复数次。这样能对足底、趾间穴位形成松紧交替刺激。还可以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除了简单地活动脚趾外,也可以在洗完脚后自我按摩脚趾。同时可以顺手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按摩一遍,效果会更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动脚锻炼,不用刻意讲究章法,力度以能够承受为宜,按后觉得舒服即可,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

五款药膳调节脾胃不和

脾胃湿困症是南方地区的常见时令病症之一,尤其是现在的季节里,这种病症更是频发。广东人非常注重饮食的调理,随四季变化而有所侧重。天气一阵晴天一阵雨天,人最容易犯“湿困”,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应地在保健饮食上除湿解困是关键。这里针对湿困的特点,对症下药,为大家介绍价廉物美而又有疗效的靓汤去湿困。

茵陈蚬肉汤

材料:茵陈30克、蚬肉15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2-3片。

烹制:茵陈用清水浸泡2遍,去除泥尘,蚬肉、猪瘦肉洗净,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里,加入清水1600毫升(约8碗水量),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调入少量的食盐和少量的生油便可。猪瘦肉可捞起切片状,拌酱油佐餐用,而蚬肉和茵陈可弃之。此量可供2-3人用,如作为治疗用则宜每周饮用2-3次。

功效:茵陈蚬肉有一股淡淡的中药气味,但具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我省民间还常用它来治疗黄疸性肝炎,可见利湿的功效之大。

鸡骨草炖猪横脷

材料:鸡骨草10克、蜜枣2个、猪横脷100克、生姜1片。

烹制:将猪横脷洗净切块,鸡骨草拣去杂质洗净,与生姜、蜜枣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清水250毫升,隔水炖2小时即可。

功效:清肝热,健脾胃。

适宜人群:肝火盛、胃口差、口干咽苦、湿热腹痛、烦躁易怒者。

慎食人群:脾胃虚寒、阳虚体质类型者。所谓阳虚表现为口淡泛青口水、胃寒怕冻、大便烂小便多且清。

指毛桃瘦肉汤

材料:五指毛桃10克、瘦肉60克、生姜一片。

烹制:五指毛桃挑去杂质后洗干净,加入瘦肉、姜片,加水300毫升,隔水武火炖2小时。

功效:益气固表、健脾利湿、舒筋活络、除痰止咳。

适宜人群:口干口苦、怕热、泛渴喜饮、大便干结者。

慎食人群:实火实热、阳盛体质类型者。

清热祛湿田螺汤

材料:田螺1000克、猪瘦肉200克、节瓜1个、陈皮1/4个、生姜3片。

烹制:田螺洗净置滚水灼过,挑出螺肉,去尾端,起油镬下盐爆炒片刻;节瓜洗净、削皮、切大块;陈皮浸泡、去瓤;猪瘦肉洗净,整块不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放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清润可口,能解湿困、祛湿热,常为春季阴雨时的家庭调理汤品。中医认为田螺性寒,味甘、咸,能清热利尿、利肠利水、止泻止血、和胃化痰,有疗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患的功效。

淮山白术羊肚汤

材料:淮山50克、白术15克、鸡内金12克、红枣12个、羊肚6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药材洗净,稍浸泡红枣并去核;羊肚(或请市场售者处理干净)洗净置沸水中稍滚片刻,捞起,用刀刮净衣膜,再用食盐洗净,切成块状,然后与一起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特色:淮山白术煲羊肚汤清润而略带中药材的气味,具补脾健胃、消积化滞、养气敛阴的功效,最宜在这不冷不暖且雨纷纷的气候下进食,且男女老少皆宜。

脾胃虚弱宜吃“蒸”水果

中医将人体体质分为“寒、热、虚、实”四种,对于脾胃虚寒、体质虚弱人群不适宜吃寒凉的水果,建议吃水果选择“蒸”方式,这样不仅易于脾胃的消化吸收,还可达到意想不到的养生功效。

“蒸”梨

最适合蒸的是梨。梨蒸熟后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倍增。蒸时还可加入其他的食物或药物,增强功效。其中,最常用的要数川贝冰糖梨:将梨去核切块,与川贝、冰糖一起,加适量水放入碗中,隔水炖煮15分钟左右起锅,喝汤吃梨。

“蒸”苹果

蒸苹果食疗效果也很好。苹果蒸熟后更易消化。其中的果胶煮过以后,不仅能吸收细菌和毒素,而且还有收敛、止泻的功效。自制“玉容膏”:苹果带皮切成小片(近果皮处果胶含量相对丰富,止泻效果更好),放入小碗中,隔水蒸5分钟即可,稍稍冷却后,即可食用。

“蒸”枣

蒸枣更易消化,十分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对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者,可以将大枣与枸杞、鸡蛋一起蒸。而普通人可以把红枣和山药一起炖服。具体做法为:红枣对半切开,山药切丁;两者加凉水隔水蒸;水开后,慢火煮20分钟即可。

结语:一时的脾胃不和可以不用太紧张,只要从饮食、生活保健等方面做好调节就可以了,但如果长期出现不适病症,可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哦。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脾胃是“后天之本”,健脾养胃从这几个穴位开始.....》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健脾养胃”专题供您欣赏!

脾胃是“后天之本”,健脾养胃从这几个穴位开始.....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