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中药养生
2020-12-23秋季养生 立秋起居易早睡早起
今年立秋是8月7日,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立秋起居调养宜早卧早起,是因为“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
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点至10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既顺应阳气的收敛,又能舒展肺气。早起时在床上放松四肢闭目养神一会再起床,避免卧睡贪冷。此外,立秋过后可逐渐增大运动量,但不适宜高强度的运动,应避免过度出汗,同时还可选择“鸣天鼓”等保健运动。
秋季养生 秋季进补宜用中药
秋季万物收藏,人体也宜收敛。秋燥易伤肺,肺旺而肝弱,脾胃也会受其影响,故这一时令用药,以润燥为主,辅以滋养气血。可选药物如下。
1、养肺润燥药:麦冬、天冬、石斛、玄参、生地黄、沙参、玉竹、黄精、阿胶、白芍、天花粉、百合。
2、润燥
更多>>秋季天高气爽,人体内的消耗开始减少。秋季以燥为特点,人们在秋季后会感到咽干鼻燥,皮肤干涩、口渴欲饮。人体在夏日大量消耗的营养需要在秋季后得到补充。总之,秋天因其自身的特点,不得不让我们特别注意与之相适应的一些养生保健问题。在此,生活家小编为您搜罗各式秋季健康资讯,推出生活家秋季健康指南系列,让您在这个秋天心情舒畅!
生活与中药
国人使用中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炎帝神农氏时期。老广是把中药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至,广东的老火靓汤也似乎成了广东人懂生活的代名词。煲汤自然少不了药材,这里面就有很多讲究了,中药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从本期开始,39健康网每日保健与健康周刊联合广东省中医院推出“生活与中药”栏目,与读者共同细细解读中药的品性,区分鉴别名贵中药材,并请专家为您解答日常生活可能碰到的滋补难题。
医学顾问: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主任医师
你的治病良方,或许用在他人身上就变成“致
更多>>导读:2020秋季进补,中药是个好选择,那么2020秋季养生中药有哪些呢?养阴润燥的中药是首选,下面小编为您介绍12款2020秋季养生中药,你可以根据自己体质选择适合的中药进补。
2020秋季养生中药
中医认为,2020秋季有利于调养生机,去旧更新,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2020秋季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调理脾胃、清心安神的饮食进行生理性调整。药补是2020秋季进补的一个重要方法,今天小编为您推荐12种2020秋季养生中药。
1、玉竹
玉竹味甘、微寒、性平,归肺、胃经,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适合干咳但少痰,或者口燥咽干的,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玉竹多跟沙参、麦冬等药材搭配。
2、银耳
银耳被称为穷人的燕窝,燕窝虽补,但价格昂贵,而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窝相似,价格便宜。银耳具有强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
更多>>进入秋季,天气渐渐转凉,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干燥。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秋季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下面看看秋季中药养生的药方,帮养阴防燥,一起来看看。
1、玄麦甘桔汤
【材料】玄麦6g,麦冬10g,甘草3g,桔梗3g。
【做法】以上诸药,用沸水冲沏。
【功效】养阴生津。用于口干咽燥,咽痛声嘶,大便秘结等阴虚之人。
2、生地西洋参汤
【材料】生地20g,西洋参10g,田七5g。
【做法】可单独炖服或加如鸡肉半斤,共同炖服。
【功效】秋季冠心病、心绞痛或心律不齐:心悸气短,体倦汗出,口渴咽燥,夜间尤甚,睡眠不安。
更多>>秋季除了燥热,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就是进补了。而药补就是秋季进补的一个重要方法。秋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中药可以用来补身体呢,通过中药无论是煎煮、泡水还是熬汤,都是进补少不了的!
秋季养生中药
1、西洋参
西洋参除有补气养阴的功效外,还能清火生津,对津液不足,口渴舌燥具有相当的疗效。长期服用,能提神醒脑、生津止渴、调节平衡,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进补强身的上佳之选。
2、川贝母
川贝母多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3、西洋参
西洋参有助于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西洋参对虚烦燥火、咽痛失音、倦怠乏力、咳嗽喘促、 胃燥津伤、咽干口渴以及烟酒过多、食欲不振等人群皆有益。
4、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5、杜仲
更多>>秋季除了燥热,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就是进补了。而药补就是秋季进补的一个重要方法。秋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中药可以用来补身体呢,通过中药无论是煎煮、泡水还是熬汤,都是进补少不了的!
秋季养生中药
1、西洋参
西洋参除有补气养阴的功效外,还能清火生津,对津液不足,口渴舌燥具有相当的疗效。长期服用,能提神醒脑、生津止渴、调节平衡,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进补强身的上佳之选。
2、川贝母
川贝母多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3、西洋参
西洋参有助于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西洋参对虚烦燥火、咽痛失音、倦怠乏力、咳嗽喘促、 胃燥津伤、咽干口渴以及烟酒过多、食欲不振等人群皆有益。
4、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5、杜仲
更多>>想减肥的mm,常常把美食拒之门外。忍受着美食诱惑,吃什么补发胖呢?其实,减肥我们不一定要饿肚子,吃的饱也可以瘦下来。秋季养生食谱教你饱着瘦。
枸杞消除周末水肿,打造一周新气象
枸杞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能滋阴、护眼、增强免疫力。历代医家在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时常使用枸杞。最近英国人还在研究中发现了枸杞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但报友们要注意啦!枸杞子只有在坚持食用的情况下才有药物价值哦,偶尔吃一两次是没有效果的。四季养生食谱 轻松打造巴掌小v脸
darr;点击图片直接进入darr;
枸杞消水肿减肥食谱:
早餐:薏米粥1碗、小黄瓜1份、枸杞30克泡水喝
中餐:黄花菜1盘、米饭1/2碗
晚餐:蔬菜汤1份、米饭1小碗、枸杞30克泡水喝秋季养生食谱 教你吃出白嫩肌肤
枸杞食谱主要利用枸杞达到消除水肿的作用,比较适合周一食用。因为周未难免大吃大喝,或出去聚会、熬夜等,很容易导致
更多>>一到秋季都会感觉身体皮肤干燥起皮,而且容易感冒及上火便秘等。主要是秋季气候比较干燥,下雨量不是很多引起的,那么适合中药秋季养生有哪些呢?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吧,同时进入秋季后,进补也是比较合适,因为出汗量比较少,可以适当吃些滋润的东西来调理,下面一起来看下中药秋季养生吧。
1.百合,清心养神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久咳,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
2.梨,生津润燥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梨是最常见的清肺食物,可以将它蒸着吃,可以煮汤,还可以捣泥成梨糕,可清肺,治疗咽喉痛,效果极佳。
3.白萝卜,清肺润喉
白萝卜是中医食疗经常选用的,生吃效果好,榨汁效果更佳。而且其中含有的辣味成分可抑制细胞的异常分裂,进而预防癌症发作
更多>>导读:有效治疗秋季便秘的中药方。秋天气候干燥,容易引起便秘。那如何治疗便秘?下面推荐几个有效治疗秋季便秘的中药方,一起来看看。
有效治疗秋季便秘的中药方
1、当归白芍治便秘
配方:当归60克,白芍9克,火麻仁30克,郁李仁15克,苁蓉15克,黑芝麻24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冲蜂蜜60克,温服。
功效:主治年老或久病津液短少所致的便秘。
2、麻仁杏仁治便秘
配方:麻仁、杏仁、瓜蒌各等份,白蜜适量。
制法:3味共为细末,白蜜炼为丸如枣大,日服23丸,温开水送下。
功效:本方清热润肠,适用于热结所致的便秘。
3、人参白术治便秘
配方:人参9克,白术、茯苓各12克,黄芪15克,黄精、当归各10克,柏子仁10克(冲),松子仁10克(冲),甘草7克。
制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本方适用于气虚便秘。
4、沙参玉竹治便秘
配方:沙参、玉竹各50克,老雄鸭1只,调料适量。
制法:将鸭去
更多>>导读:可治疗秋季便秘的10种中药。秋天气候干燥容易导致便秘,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身体健康。那么如何治疗便秘?下面推荐可治疗秋季便秘的10种中药,一起来看看吧。
可治疗秋季便秘的10种中药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大多患者都喜欢自己吃药解决。根据中医的理论,便秘应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辨证分型论治,下面推荐可治疗秋季便秘的10种中药:
1、当归
当归60克,白芍9克,火麻仁30克,郁李仁15克,苁蓉15克,黑芝麻24克,甘草6克。水煎,冲蜂蜜60克,温服。主治年老或久病津液短少所致的便秘。
2、肉苁蓉
将肉苁蓉5克、当归5克切碎或研粉,刚沸水150毫升冲调,早晚空腹服用,连服3~4周。肉苁蓉可温肾阳而通便,当归能补血润燥而通便,两者结合可增强温阳润燥通便效果。
3、生甘草
取生甘草2克,用15~20毫升开水冲泡服用。服用方法就是每天1剂。这个秘方是专门治疗婴幼儿的便秘,效果十分的好,一般用药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