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

2019-11-06

胃病巧用“心药”医

胃病养生小知识。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就中医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胃病巧用“心药”医”,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当消化科医生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医师翟兴红笑着对记者说:“咱们都熟悉‘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这句词,作为消化科医生,我由衷地觉得‘吃嘛嘛香’真是人生的一大幸福。”翟大夫说,消化疾病往往跟饮食和情绪有关。相对而言,饮食好调节,情绪却不太容易控制。现代人由于工作紧张、竞争压力大或者离异、下岗等原因,往往心情郁闷,甚至常常“气得吃不下饭”,中医却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强装微笑掩饰,但是胃肠不会作假,它会恶心,会痛,会给我们“颜色”看看,它是人的第二张脸。所以,翟大夫在临床工作中,在重视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心理的疏导,在门诊时间准许的情况下,尽量倾听病人的诉说,寻找疾病的症结,从而身心兼治。曾经有一位男性患者,主诉退休以后不久开始腹痛腹胀,而且是越想(病)越厉害。胃镜、肠镜全做了,没事。肝功能也检查了,正常。西医虽说没查出毛病,可病人就是感觉难受。翟大夫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患者却一直否认。翟大夫凭借着丰富的经验给他开了舒肝健脾的汤药,也给予了具体的饮食指导,但服药后一直反反复复。当翟大夫再次询问他有没有不痛快的事时,患者终于承认了。他说退休前自己是单位的总工程师,大家整天围着他转,他说什么是什么,待遇也非常好。退休以后,突然没人理了,待遇也下来了,寂寞难耐。于是,针对这类患者,翟大夫常常将这样一个故事带在身边:有一位衣衫褴褛的农夫,却自称非常快乐。问及快乐的理由,他说,我一生贫困,有一次竟然鞋子破得都没法再穿了,我心里很悲哀。就在这时,我看见一个失去双脚的残疾人拄着拐杖艰难地前行。我低头打量着自己完好的双脚,终于重新找回了快乐。快乐与否有时不取决于富足的程度,而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人生短暂,与其郁闷地活着,不如快乐地活着。翟大夫语重心长地对患者说:“退休是正常的,失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和那些下岗生活无着落的人及那些看病没处报销的人相比,您是不是应该很知足了啊。”经翟大夫这么一疏导,并加大了舒肝理气中药的用量,这位失落的总工程师的病很快就稳定了。患者由此发自肺腑地向记者介绍翟大夫:她是用心药在医我们的胃病啊!

ys630.COm精选阅读

夏季养心药膳 推荐五款



1、冬瓜薏米煲水鸭

材料:冬瓜500克,薏米30克,水鸭250克,生姜2片。

做法:水鸭洗净斩块,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与薏米、生姜一起放入砂锅,加水5000ml。先用武火煮15分钟后改为文火,再煮1~1.5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这款汤清热利尿解暑。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可以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薏米即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健脾渗湿、清热利水。水鸭性平凉而味甘,补中益气、养阴利水。

注意:薏米洗净后在冷水时入煲,这样煮出来的薏米就易软入味;冬瓜必须连皮煮,因为冬瓜清热祛暑的功效主要集中在瓜皮而并非瓜肉。


2、番茄土豆排骨汤

材料:番茄150克,土豆250克,排骨300克。

做法:先将排骨洗净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与切块的土豆一起放入砂锅,加水5000ml,先用武火煮15分钟后改为文火,煮40分钟后,加入番茄,再煮2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健胃消食,生津止渴。番茄味甘、酸,性凉,微寒,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和增进食欲的功效;土豆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通利大便。此汤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尤其适宜天气炎热胃纳不佳者食用。

3、桂圆粥

食材: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桂圆同粳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不调等症。


4、山药枣豆糕

食材:山药50克,扁豆30克,陈皮丝5克,大枣肉50克,粘粉1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山药、扁豆洗净放入锅内煮熟,大枣肉切丝,将粘粉加适量水和成浆,放入山药、扁豆、大枣肉拌匀,加入适量白糖,倒在盘中,放入锅内隔水蒸熟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


5、山楂麦芽饮

食材:山楂15克,生麦芽30克,太子参15克,竹叶芯10克。

做法:将山楂、麦芽、太子参、竹叶芯洗净,用水煮沸,浸泡15分钟即可,代茶饮。

功效:益气清心,健脾消滞。

医食同源话茄子


中医认为茄子性顺当苦寒,有散血淤、消肿止痛、治疗寒热、祛风通络和止血等功效。历代流传有不少经验便方,例如:内痔或大便出血:用鲜茄子1-2个,洗净置碗中,加油盐少许,隔水蒸熟服食;口腔炎:用霜后茄蒂烧灰研末,加蜜调敷之;乳头破裂:用秋后经霜老茄子,烧炭存性,研末,用香油调敷。
经科学分析发现,茄子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糖及矿物质,是一种价廉物美的佳蔬。100克紫茄子含维p高达720毫克,

不仅在蔬菜中出类拔萃,就是一般的水果也望尘莫及。维生素p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黏着力,改善微细管脆性,防止小血管出血。此外,茄子纤维中所含有抑制角苷,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巴西科学家用肥胖兔子作试验,结果食用茄子汁一组的兔子比没有食用茄子汁的兔子的体内胆固醇含量下降10%。美国一家杂志在介绍《降低胆固醇12法》一文中,把食用茄子排在了首位。因此,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咯血、紫癜、坏血病等患者,常食茄子大有裨益。

治疗冠心病玉竹猪心药膳方


冠心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它的病因有很多种,但是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搞不清楚的。一般这种症状我们都回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但是其实中医食疗方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很不错。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食疗治疗冠心病的方剂有哪些吧?

治疗冠心病玉竹猪心药膳方

玉竹猪心

来源

中医经验方。

原料

玉竹50克 猪心500克 生姜 葱 花椒 食盐 白糖 味精 香油适量。

制作

1. 将玉竹洗净,切成节,用水稍润,煎熬2次,收取药液1000克。2. 将猪心破开,洗净血水,与药液、生姜、葱、花椒同置锅内在火上煮到猪心六成熟时,将它捞出晾凉。3. 将猪心放在卤汁锅内,用文火煮熟捞起,揩净浮沫。在锅内加卤汁适量,放入食盐、白糖、味精和香油,加热成浓汁,将其均匀地涂在猪心里外即成。

用法

每日2次,佐餐食。

功效

安神宁心,养阴生津。适用于冠心病、心律不齐以及热病伤阴的干咳烦渴。

其他相关食疗方

1、木耳烧豆腐:黑木耳、豆腐适量,炒菜食用,每日一至二次,适用于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2、海带适量,经常煮汤食用,可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病、高血脂,并有抗癌作用。

3、每日早晚服蜂蜜两三次,每次三汤匙。可治高血压,冠心病。

4、治冠心病、脑出血、久积瘀肿:鸡1只,宰杀后去骨、皮和内脏,田七5克(研细),同蒸熟食用。

5、薤白粥,薤白10-15克(鲜者30-45克),与粳米100克共煮粥。煮熟后油盐调味食用。有宽胸行气止痛作用,适用于冠心病之胸闷不舒或心绞痛,老年人慢性肠炎、菌痢。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冠心病的药膳食疗方有了一定的了解,药补不如食补,药膳食疗虽然需要坚持才能见效,但是它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的小的。以上介绍的药膳食疗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蟾蜍心药用价值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知道蟾蜍像青蛙,不认识的会错误的判断而食用,从而出现中毒的现象,中毒过重时将会死亡。因而把蟾蜍的食用是禁止的,可是经过医学的研究判断,蟾蜍也有药用的价值,如蟾蜍吐出来的分泌物,加工后就形成了蟾酥,其功效强大,但取液体时要注意方式,那么蟾蜍心药用价值是什么呢?蟾蜍心是没有药用价值的。

蟾蜍,也叫蛤蟆há ma(蟆单独读má)。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1.蟾酥为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浆液。4~8月捕捉,捕后洗净,刮浆。刮浆时,大拇指放在蟾蜍颈部,余指握住蟾体,再用铜镊子夹其耳后腺,不要过分用力,一、二次即可将白浆汁夹出,用40目筛过筛,除去杂质,将筛滤过的浆摊在玻璃板上,厚度以3~4毫米为宜,或将筛滤过的浆汁晒至七成干后,再揉细腻做成薄饼,置于阳光下晒干或烘干。温度在40~60℃为宜。因各地加工方法不同,药材形状亦异。一般分片蟾酥、团蟾酥两种。

片赡酥呈不规则片状,大小不一,厚约2~3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平坦。黄褐色或淡棕色,质脆易折断。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状液。

团蟾酥一般多为扁圆形团块或饼状。直径约7~8厘米,厚约1厘米。呈棕紫色或紫黑色,表面平坦光滑,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胶质样而光亮。

2.干蟾的生药性状,体形较中华大蟾蜍为小,腹部无黑斑。

3.蟾蜍胆为蟾蜍的胆囊,春至秋捕蟾蜍,剖腹取胆囊,鲜用。

应用

1.蟾酥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之功。主治疔疮发背、无名肿毒、咽喉肿痛、龋齿痛、小儿疳疾、心力衰竭等。用量0.01~0.03克,外用适量。

2.干蟾有解毒散肿之功。主治痈肿疮毒、小儿疳积等。近年也有用于治疗胃癌的。用量0.12~0.18克。

3.蟾蜍胆有镇咳、祛痰、平喘、消炎之功。用治气管炎。用量1~3只。

蟾蜍心药用价值是什么呢?通常情况下蟾蜍心是不使用的,蟾蜍的利用价值主要是肉与分泌物,并且食用都是很谨慎的。食用其肉的也较少,因为剥皮方式不对,或是沾上了分泌物后,其肉也会有中毒的现象,再食用患者更会有中毒。所以要食用蟾蜍有诸多限制,不可乱食秀,避免身体受到了影响危害到健康。

头痛医脚治不寐


《灵枢口问》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这是中医对睡眠的认识也是治疗失眠的总则。

人与天地相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具有日节律,人体阴阳消长与其相应,也有明显的日节律。《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天地阴阳的盛衰消长,致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人与自然相应,故人体的阳气亦随之有消长出入的日节律运动。平旦,人体阳气随外界阳气的生发由里外出,人起床活动;中午,人体阳气最盛;黄昏,阳气渐消;入夜则阳气潜藏于内,人就上床休息。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阴主静,阳主动,阳气衰,阴气盛,则发生睡眠;阳气盛,阴气衰,人即醒觉。这种阴阳盛衰主导睡眠和醒觉的机制就是中医睡眠的基本定律,这一定律是由人体阳气出入运动决定的。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失眠症,中医称为不寐的基本发病机制就是阳不入阴。实则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致使阳热内盛,虽入夜而不能入于阴中;虚则思虑过度,营养失调,阴血化生不足或暗耗于内,致使阴不制阳,虽入夜而阳尤内扰,不能安合。

按摩对于失眠的治疗是十分有效的,这已被大多数人所公认。一个10分钟的头部保健按摩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因为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按摩多用清利通散之法,能起到平阳气和阴阳的作用。但单纯的头部按摩有效却不能治根,这不是因为失眠有多么顽固,而是我们治疗中没有抓住问题的本和关键平阳益阴。



在临床中,按摩治疗失眠,头部按摩多是辅助,而肝脾肾三经为主的腹部按摩和下肢点穴才是重点。肾为水脏,至阴之体。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营阴,升清降浊。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藏阴血而主气机疏泄。三者在阴阳出入节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足之三阴才是治本之地。腹部按摩中摩关元、揉全腹、理胁肋等手法都具有很好的滋肾健脾平肝的作用。而下肢的三阴交、太冲、公孙、太溪、涌泉等穴也都是清阴经之热、调诸经之气的要穴。二者不离根本,相得益彰,才能取得良好的、可持续的效果。

当然,任何治疗都要因人而治。阳亢者制阳为主,阴虚者滋阴为上,体弱者先当健脾。时间、地域、患者各有不同,治法也不尽相同。曾有一个小姑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13岁,正是能吃好睡的年纪,却被失眠困扰得不能好好上学。她常常会在凌晨四五点钟被憋醒。胸闷、气喘、后背胀满的感觉让她十分难受,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有时一周三四天不能去上学。到很多大医院检查了个遍,心、肺、脑、气管、胃肠都没发现异常,唯一的毛病就是X线检查显示胸椎有些紊乱和轻度变形,这大概是课业过重导致的吧。家长很着急,把孩子带到我们医院,希望从调整胸椎来治疗她这怪病。开始,我也是惯性地从脊柱相关的思路入手,整复胸椎。可效果不理想。于是另辟思路发现,孩子发病必在寅卯之时,又得知她出生不久曾患肺炎致使体弱多病,且孩子课业过重,学习压力大,阴血暗耗,乃肺肾阴虚之证。

寅为肺之主时,且寅卯正值平旦,阳出于阴,阴虚不能上承,故而出现喘憋等肺经诸症。我确定了滋补肾经,开通上焦的治疗原则,采用摩腹、分理胸胁、揉关元、擦风门、叩腰骶等手法,同时点揉内关和公孙以开利心胸,点按太溪、照海、涌泉以滋肾益阴。我嘱咐家长每日给孩子用淡盐水泡脚,时间最好在酉时(下午5点至7点),以扶助足少阴之经气。果然,十余次治疗后,小姑娘病情大好,没有再出现失眠的现象。这也是我们运用中医内科著名的金水相生法于按摩临床的一例。


医痫丸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医痫丸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其原料中的几种中药材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生白附子40g 天南星(制)80g 半夏(制)80g 猪牙皂400g 僵蚕(炒)80g 乌梢蛇(制)80g 蜈蚣2g 全蝎16g 白矾120g 雄黄12g 朱砂16g

【性状】为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咸、涩、辛。

【炮制】上十一味,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生白附子等九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定痫止搐。用于诸痫时发,二目上窜,口吐涎沫,抽搐昏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2~3次;小儿酌减。

【注意】本品含毒性药,不宜多服;孕妇禁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大家看过对医痫丸的介绍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没有觉得很长知识呢,活到老学到老啊,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胃病


胃病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内科疾病,胃不好食欲就不好,对于人们的日常饮食有些非常大的影响。久而久之,人体的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导致机体功能不畅,从而引发更多的疾病。因为,及早地认识胃病,尽快地治疗,才能还自己一个好胃口,身体才能越来越健康。

什么是胃病

胃病有功能性胃病和器质性胃病。功能性胃病包括胃功能紊乱,胃神经官能症,胃运动过快,胃运动过缓,胃运动无力,胃瘫,胃下垂,胃粘膜脱垂,胃酸过多,胃酸不足等;器质性胃病包括胃炎,胃溃疡(含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胃癌等。习惯上胃病主要是指慢性胃炎、胃溃疡、胃功能失调和胃下垂。

所以临床上所说的胃病是对病在胃,表现在胃部的疾病的泛称,当然同时也包括十二指肠疾病,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病因

胃病是一种多病因疾病,诸如遗传、环境、饮食、药物,细菌以及吸烟,过度饮酒等都可引起胃病。上述这些因素可导致胃酸过度分泌而破坏胃、十二指肠的保护层,从而产生溃疡。现代理论认为:幽门螺杆菌在胃病的主要原因。

症状

肠胃病有多种临床表现,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泛酸、打嗝、饭后饱胀感、压迫感,胃酸、胃痛、胃堵、胃胀、胃寒、胃热、胃痉挛、厌食、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肠鸣、脓血便、便不成形、黏液便、柏油便、次数多等都属于肠胃病的范畴。在个体身上可多种不同的表现。

胃病的治疗

1、西医

药物治疗:治疗胃病的药物种类较多,并且作用机制各有不同,许多患者都是自行到药店买药服用。如果只是偶然的胃部不舒服,可对症选择一些常见药,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如果胃部症状频频发作或是发作时症状严重,则要赶紧就医。一般及早治疗预后较好。

手术治疗:为切除病变组织。比如胃肠道系统的恶性肿瘤,多发性息肉,囊肿,肠穿孔等疾病都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的。

2、中医

以常见的慢性胃炎为例。中药治疗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点,而中成药因服用方便而更受青睐,但中成药须辨证使用才有好效果。

脾胃虚弱证

可见胃脘痞满胀痛,纳差,食后腹胀,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宜选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

脾胃虚寒证

可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肢冷便溏,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脉细或迟。宜选附子理中丸、良附丸、温胃舒冲剂(胶囊、口服液)等。

饮食停滞证

可见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食、恶食,食后甚,空腹、吐食或矢气后痛减,大便泄泻臭秽或不爽,舌苔厚或黄腻,脉滑或实。宜选山楂丸、保和丸(口服液)、枳实导滞丸、沉香化滞丸、健胃消食片等。

胃阴不足证

可见胃痛隐隐,知饥不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光净无苔,脉细数。宜选胃安胶囊、玉竹冲剂等。

肝气犯胃证

可见胸脘胀闷,攻撑作痛,胃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且诸证与情绪因素相关,或有咽部异物感。舌苔薄白,脉弦。宜选逍遥丸、舒肝健胃丸、胃苏冲剂、气滞胃痛冲剂(片)、三九胃泰等。

肝胃郁热证

可见胃脘灼痛,痛势较急,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苦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宜选丹栀逍遥丸、清胃黄连丸、胃炎康胶囊、加味左金丸等。

湿困脾胃证

可见胃脘痞满不舒,食少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头重身困,怠惰嗜卧,多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弦滑。宜选香砂平胃颗粒(丸)、藿香正气丸(水、胶囊)、参苓白术散等。

湿热互结证

可见胃脘灼热胀痛,痞闷,口苦尿黄,舌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宜选甘露消毒丹、胃痛宁片等。

瘀血内阻证

可见胃脘刺痛或割痛,痛处固定而拒按,食后痛甚,或有吐血便黑,舌暗或有瘀斑点,脉涩。可选金佛止痛丸、沉香舒气丸、元胡止痛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当上述各证型兼杂出现时,中成药应合用。

结语:从上文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到了胃病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就应该多加防范,及时治疗。疾病不可怕,就怕不能给以足够的认识,延误了病情,只会引起重加严重的疾病,比如胃癌,如果都早发现、早治疗,也不至于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巧用中药降血脂


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已经成为现在人们高度重视的健康问题,中草药在降低血脂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有很好的降脂效果。

灵芝

药用其子实体,性温,味甘淡。灵芝含甾醇、生物碱、蛋白质、多糖、氨基酸、酶类等。具益精气、强筋骨之功效。主治精神疲乏、心悸失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脑血管硬化等。

大黄

药用其干燥根茎,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五经。具泻热通便、破积行瘀、清湿热功能。药理研究证实,大黄能降血压、降胆固醇。

泽泻

药用部分为干燥块茎,味甘咸性寒,归肾、膀胱经。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内含糠醛,其乙醇提液含生物碱、植物甾醇、天门冬素,其水及苯提取物有抗脂肪肝成分。

柴胡

药用部分为柴胡的根或全草,味苦,性微寒,入肝肾二经。主要含柴胡酮、植物甾醇、脂肪酸、柴胡皂苷。具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柴胡皂苷具有降血脂作用。

虎杖

药用其根,性微温,具活血通经,利湿功能,传统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黄疸、闭经、痛经等。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虎杖含蒽醌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多种成分,从其根茎中可提取具有降血脂成分的白藜芦醇苷等。有关实验证明,虎杖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山楂

药用其干燥成熟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山楂果实含山楂酸、苹果酸、枸橼酸、咖啡酸、内脂、脂肪、金丝桃苷、解脂酶、鞣质、蛋白质、槲皮素、核黄素、胡萝卜素、糖类及维生素类等多种成分。药理研究发现,家兔连服山楂制剂3周后,血清胆固醇显着下降。山楂与菊花、丹参、元胡、银花、红花、麦芽等配伍,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所致之胸闷隐痛。

姜黄

药用其根茎,味苦辛,性温,归肝、脾二经。主要成分含挥发油,例如姜黄精、去氢姜黄精、姜烯等。姜黄能宣通血中之气,使气行而血不壅滞,且有通经止痛之功效。姜黄能增加胆汁形成和分泌,使粪便中排泄的胆酸和胆固醇增加。虽然姜黄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较弱,但较持久。姜黄还能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注意:据药理研究发现,姜黄有兴奋子宫的作用,能使子宫收缩,怀孕妇女慎用。

人参

药用其干燥根,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经。人参含有多种药用元素,人参中的人参甙能抑制动物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当高胆固醇血症发生时,能使胆固醇降低。需要注意的是,人参为补虚证之要药,实证慎用,发热时不用,防其助火,可佐以凉润药麦冬、天冬等。小剂量对中枢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起麻痹作用,本品习惯上不与藜芦同用。

决明子

药用其干燥成熟的种子。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归肝、胆、肾三经,具清热、明目、润肠之功效。决明子含蒽甙类物质,分解后产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酚及葡萄糖等。实验证明,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菌等作用,治疗高脂血症有一定疗效。注意:有泄泻与低血压者慎用决明子制剂。

首乌

药用其干燥块根。味苦、甘、涩,性温,归肝、肾二经。首乌含丰富的卵磷脂、淀粉等,有助于脂肪运转。首乌含蒽酯衍生物,主要为大黄酚及大黄泻素,其次为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能使肠蠕动增强和抑制胆固醇吸收。首乌还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在血清中滞留或渗透到动脉内膜中,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脂下降可能与首乌有效成分与胆固醇结合有关。首乌配银杏叶、钩藤等治疗心脑血管病,能消除或改善症状。首乌对个别病人有腹泻的副作用。另外,首乌浸出液可能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似物。

小编温馨提示:是药三分毒,中药虽然与西药比具有很多优势,但是用药期间也要注意身体的各种反应,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和建议合理的服用。

巧用针灸解便秘


针灸康复科主任、长期从事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的孙建华介绍,功能性便秘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排便费力,大便为块状或硬便,有排便不尽感觉或肛门直肠梗阻或阻塞感,需要用手操作以促进排便,排便少于每周三次。

长期便秘给人体带来许多危害。如大便干结,形成痔疮,反复出血;导致慢性贫血;体内毒素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引起痤疮、失眠;反复发作排便困难引起焦虑、抑郁等。

临床上,许多职场白领出现恶性循环:由于便秘导致容颜早衰,引起焦虑、失眠,更加重便秘。有些患者甚至各种药都用上但还是没有效果,甚至长期用泻药损害肠道神经系统,导致结肠黑病变,甚至癌变。

孙建华在门诊临床中通过针刺经络上穴位,调整患者肠道自身的功能,恢复肠道的原动力来治疗便秘,一般1~2次治疗后即可见效。首先表现为排便困难的改善,针灸治疗后效果可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且针灸后没有腹痛、腹泻等副作用。停药半年后随访,复发率仅为20%左右。

南京某公司白领,38岁,10年前患功能性便秘,如果不服用番泻叶加上开塞露,大便就会难下,平均5~7天一次,腹胀腹痛明显,每次上厕所都非常困难,而且时间很长,有时一出差,10天半月都不大便。长期便秘,造成她面部痤疮、失眠、脸色难看,年纪轻轻出现早衰,非常痛苦。后来,她尝试接受针灸治疗。针灸一次,次日早晨排便时间由原先的30分钟缩短为20分钟,大便较前软。治疗一周后,每日清晨排便一次,几分钟就排便结束,面部痤疮逐渐减少,失眠改善,气色恢复红润。

除了针灸之外,专家建议功能性便秘患者应多喝水、蜂蜜。特别是目前气候干燥,功能性便秘患者症状会加重,应多吃香蕉、粗纤维蔬菜;生活要有规律,不能熬夜;每天争取运动半小时,以额头微微出汗为度;遇事不急躁,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给肠道一个轻松、干净的环境和健康的状态。

用中药巧用“药引”


中药处方讲究药引。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引:

食盐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火、解毒之效。治疗肾阴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开水送服,即是取其能入肾。

生姜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葱白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效,治疗感冒风寒,小便塞闭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

灯心草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消心除烦,利尿通淋。治疗心火亢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

粳米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治疗火热病症需用大剂量苦寒药物时,以防苦寒败胃,常取粳米一小撮为引,以顾护胃气。如消暑解热的白虎汤。

大枣甘,温,入脾、胃经,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强烈药物(如甘遂、芫花、大戟等)时,常取大枣10~15枚缓和药性,以防止中毒。

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滋养,润燥,解毒。治疗肺虚燥热,肠燥便秘病症时,常用蜂蜜1~2汤匙为引。

食醋酸,平,有散淤止痛,收敛固涩之效。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症时,常取食醋1汤匙作药引。

“用药如用兵”:医须妙用本草


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本草学说,他们以独特的智慧,反复揣摩而感悟出治疗疾病的规律,发现中医学玄机所在,并著书立说传于后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祖国医学立足于不败之地。药物本能补偏救弊,促使机体阴阳之平衡,须知药物虽能治病,亦能产生毒副作用损害身体,尤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尤其是辨证不确,施药不当,对人不但无益,反而殆害无穷,故有用药如用兵之说。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病由世间之物所生,必然就有世间之物可治。所以医者须知药物之寒、热、温、凉、四气五味之别,作为施药之根本。掌握药物升降浮沉之规律,如代赭石不知其重,海浮石不知其轻,医之过也。除此当知药物采集的时间,炮制的方法及制成药物剂型的不同,其疗效有别。药物配伍组方之巧妙,在于所选药物能针对疾病的本质,敌中要害为准绳。除知配伍七情外,当十分清楚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治病不可孟浪从事。临床根据病情选用不同剂型的药物,也是十分重要的。药物用量对疗效有着很大关系,必须严格掌握,药量不及则药不中病,量过大反伤人正气,药量当随地区、年龄、体质、气候、具体病情而制宜。病有在上、中、下、四肢、骨髓之不同,服药因此而有空服、饱服及晨夕之别。因饥饱晨夕之殊,有气血阴阳盛衰之异,伺其机而服药,得其宜而效捷。

古今以来,凡是大医治病不仅精于辨证,且对本草学说无不精通,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立法严密,配伍精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世医家都十分推崇,如桂枝汤原本治疗太阳中风症,若倍用白芍加饴糖则为小建中汤,治疗阴阳两虚之虚劳病。重用桂枝则变为治疗奔豚之气以助阳祛寒。妙在药物剂量之变化。至于桂枝汤服法,更有讲究。方后云上五味口父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便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其中妙在于服药时间及方法的选择,运用某些性猛攻破之剂或有毒药物时,其效害仅毫厘之差,不识其效望而生畏,不明其害则祸不旋踵,当慎之,举世闻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勇取蔓陀罗之猛毒,药王孙思邈巧用水蛭之猛,医圣张仲景善用附子、乌头、巴豆之俊,以其启病于须臾。如用桂枝茯苓丸以行瘀化癥,本方服法规定严格,每日服兔屎大一丸,不知加至三丸,可见本方用量极轻。用大乌头煎以驱寒止痛时,方后注明:不至稍增;不可一日再服目的在于用药从小剂量开始,以防逐邪伤正或毒性累积性中毒。仲景配方特点:病有万变,药亦万变加减灵活。如治疗痞症,根据寒、热、虚、实之不同,列举了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并非一概而论,其妙在于辨证施药。又如麦门冬汤主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于大队滋阴药中加化痰之半夏一味,使之津生痰除,阴生火敛。唐容川谓仲景用药之法全凭乎症,添一症则添一药,易一症则易一药。是对仲景的高度概括,被后世医家称之为医圣。脾胃学家李东元垣甘温除大热的补中益气汤本为升阳益气,妙用陈皮,使静者之气微动便升。王清任《医林改错》改正了以前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发展了血瘀致病的理论,一首血府逐瘀汤适应症广泛,疗效令人叹为药止。近代医家蒲辅周在立法用药上,贯彻了汗而毋伤,下而毋损,凉而毋燥,补而毋滞、消而毋伐的精神。其旨在于治疗用药量的准确掌握,应当中病即止,体现了度和量的概念。可见前贤用药配伍精妙、法度严密,实为医之楷模。

相反,一些庸医则不知医之责任重大,更不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孤陋寡闻,道听途说。诊病按寸不及尺,对本草学说一知半解,处方用药杂乱无章,自以为药量大作用强,名贵之药治大病,肆用参茸,滥施滋补,误人多矣。清代名医徐灵贻对此恶习深恶痛绝,指出夫人参用之得当,能补益元气,拯救危险。然不可谓天下之死人皆能生之也。其为气盛力厚,不论风、寒、暑、湿、痰火郁结皆能补塞乃不审其有邪无邪,是虚是实人参者,乃医家邀功避罪之圣药也。所以医生用药关系重大,必须认准证候,掌握分寸,即所谓行方智园、胆大心细正如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下咽,阴盛则亡。所以陶弘景说至于汤药一物有缪,便性命及之,医者必须慎之,切忌主观妄为,应当药症相宜,施治得当,翼可取效桴鼓,解人之难也。

胃病巧用“心药”医的延伸阅读